医学院校培养的毕业生是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白衣天使,不仅应该具备深厚的专业功底,更应该具有高尚的医德。当下,人们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显著提高,需要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水平的医疗卫生人才提供的服务。
人才培养是我国新时期高等教育四大功能的核心,位列四大功能之首,也是我国高等院校的根本任务。西安医学院围绕“办一所什么样的医学院,怎样办好这所医学院”这一问题,确立了将学校打造成为在西北地区具有较高水平教学型院校的发展定位,以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人才培养理念,千方百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人才培养,关键在教师。教师队伍素质直接决定着大学办学能力和水平。对于一所教师平均年龄只有35岁的高等院校来说,青年教师的培养决定着学校教师水平的未来,也直接决定着学生的培养水平。因此,学校非常重视青年教师培养工作,除实行导师制,老教师手把手带教青年教师外,还要求教师入校第一年必须从事至少一年辅导员工作,了解学生学习、生活的实际情况,培养对教育对象的仁爱之心,可以使以后的专业教学工作有的放矢地开展。学校还每年开展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有课堂教学比赛、微课比赛、教案比赛等多种形式,培养青年教师具备扎实的教学基本功。
医学生承担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重任,学生培养质量尤为重要。学校根据医学专业本科教育标准,建立了“五四三二一”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狠抓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按照“应用型、重实践、强能力、倡创新”的思路,通过对接行业用人标准,定期进行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根据反馈信息及时修订本科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学校重视临床教学工作,强调要学生早临床,反复临床,特别重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依托直属附属医院医疗和教学资源优势,带动各教学医院临床教学水平的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也显著增强。
创新能力决定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党的十九大报告对高等院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同时,提出了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着重提出要加快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全科医生队伍建设。西安拥有西安交通大学和空军军医大学,要在这两所医学国际知名、国内领先的高等院校的夹缝下生存和发展,完成建成西北一流医科大学的任务,必须加大改革力度,寻找一条适合学校发展的新道路。
近年来,社会各界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产业升级速度加快,行业分工专业化日益明显,对专业型、应用型的人才需求非常迫切。与传统的研究型大学不同,地方本科高校是为地方培养人才、开展科学研究的专业化社会组织,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智力支撑点。地方本科高校要明确应用型高校的类型定位和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办学使命。要瞄准所服务区域、行业的发展需求,深化专业改革,大力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学科专业。目前,学校正在实施以教育教学改革为重点的三项改革。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学校党委和行政分析了陕西医疗资源与医学教育资源后,为贯彻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高等教育发展思路,重点开展了院系合一的专业改革。即依托专科医疗资源优势明显公立医院,将学校一些临床专业设置在医院,实行产学研深度融合。学校在将全科医学系、麻醉系与第一附属医院、第二附属医院采取院系合一办学模式改革后,近两年来,又先后将儿科系和精神卫生系设置在西安市儿童医院和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由医院院长担任系主任,负责临床实习学生的教学和管理。医院与医学院校的合作办学的模式,既有利于临床各专业及其专业方向学生享受优质医疗和教学资源,又有利于医院教学相长提升医疗水平,同时还为地方医学院校专业办学模式改革探索一条新的道路。
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后,高等教育不仅要满足人民群众能上大学的问题,更要解决上好大学的问题。作为地方高校,必须紧紧抓住应用型的办学特点,深化改革,不断创新,在校企结合、校院结合中,探索一个适合地方需要的办学模式,为地方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人才作出更大贡献。
(信息来源:《中国教育报》2018年08月28日第3版 版名:高教周刊 作者:杨帆 系西安医学院院长)
学院官微
学院官网
党建思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