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生暑期实习:“混”证明还是预演“上岗”

作者:admin 时间:2018-08-13 18:45:20 点击:7695

  这个暑假,江苏护理职业学院护理专业1900余名学生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医院进行毕业实习。毕业实习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是学生与岗位零距离对接的主要路径。冯耀/摄

  8月8日,在惠而浦(中国)股份有限公司程控器车间,来自安徽轻工技术学校机械专业的实习生黄玉正在认真进行电脑版组装插件工作。王海涵/摄

  暑假期间,在位于合肥南岗科技园的惠而浦(中国)股份有限公司的滚筒工厂里,来自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学生方健正在流水线上给洗衣机装配电脑板并检验产品型号。

  方健穿着工作服,戴着手套,一丝不苟地为不同型号的洗衣机装上相应的电脑板,熟练程度像是一位“老师傅”。同时,他在心里一遍遍默念工作职责:“控制板外观是否合格、按键手感有无不良、洗衣机运行洗涤剂正反转是否异常…… ”

  装配上电脑板的洗衣机将被送往下一道工序——出厂前检查,而每天经过方健双手的洗衣机有1000台左右。

  “企业的环境和学校截然不同,自己不懂的东西太多了,对管理制度、企业文化等都很陌生。我觉得应该更努力,多学多问。”方健说,刚来实习时看到厂里机器和人相互“配合”,工人们有条不紊地操作,感觉自己被现代化的生产工艺“包围”着,心里有点小紧张。

  “岗位上有专门教操作的师傅和工程师,我有问题随时‘逮’着他们问。刚开始干活儿有点发‘怵’,后来我把自己当成厂里的正式员工,细心认真,慢慢适应。”方健告诉记者,上岗前他接受了洗衣机生产工艺流程等培训,他觉得,实习很考验动手能力,装机的时候一定要格外认真,自己也了解了很多产品知识,收获不小。

  暑假来临,和方健一样,很多高职院校学生通过学校推荐分配或毛遂自荐的方式前往企业实习,他们来到全新的工作环境,开启“职场模式”,迎接实战对自己所学专业知识的检验,也收获了许多酸甜苦辣。

  实习是一个“缓冲”,让自己更“看清”所学专业

  今年暑假,刚结束大一生活的宥松来到合肥一家酒店的礼宾岗位实习。宥松来自安徽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大一开始,他就跟着老师学习基本的酒店服务礼仪知识。

  “学校有专门的实践课让我们了解酒店,但真正置身其中工作,还是有点手忙脚乱。”每天站在酒店里,宥松会遇到形形色色的客人来求助和问询,有些问题和突发状况让他很是苦恼。

  “有客人出去吃饭时会让我帮忙照看孩子,晚上还会有喝醉酒的客人来酒店,我要耐心安抚他们的情绪,问清他们的诉求。”宥松刚开始面对这些“难题”很不适应,经常慌得满头大汗、不知所措。

  在酒店老员工的教导下,宥松静下心来,沉着应对。“相比于自由惬意的校园生活,礼宾员工作事无巨细,我要更加注重服务的细节”。

  在与客人的沟通中,宥松逐渐摸索出一套心得。现在,当一位客人下车走进酒店时,宥松就能判断出他们的目的,分辨出他们是来参加宴会还是来住店,再根据客人不同需求,引导他们前去。

  “每天面对来自五湖四海、各行各业的客人,我能学到很多东西。”宥松说,经过实习,他更加了解了自己所学专业的魅力,会把进入酒店工作当成目标一直坚持下去。

  回想起去年夏天的一段“精彩”实习经历,毕业于合肥职业技术学院工程造价专业的张瑞丹还是感慨不已。

  2017年6月,张瑞丹来到一家工程监理公司的工程资料员岗位实习。“平时和领导出去时,领导会自豪地说某栋楼是他参与设计的,我喜欢那种‘炫耀’的感觉,想着自己未来也能参与其中”。

  “理想很‘精彩’,现实很‘悲惨’。刚上岗的时候什么都不懂,跟着工程师去现场学习,每天和图纸打交道,还要分类整理各种工程资料。”张瑞丹回忆,还好自己在学校学过看图纸、看图标,不然实在摸不透现场状况。

  每天张瑞丹从工地回来,全身都会湿透,同事和家人都唠叨:“小女孩天天下什么工地啊,太阳那么大。”

  有一回查看设计图纸时,张瑞丹犯了错,带教工程师并没有生气,下班后将她带到工地现场,教她从哪儿可以看到钢筋的直径,多高的柱子需要布置多少根箍筋,多长的距离布置一根箍筋,直到她弄清楚为止。

  “实习虽然很苦,但教会我要仔细、全面思考问题。”毕业后,张瑞丹并没有从事工程方面的工作,但她觉得实习给了自己“缓冲”的时间,让自己能更清晰地选择和规划职业。

  在实习中掌握过硬技术,走到哪里都不怕

  23岁的罗昆森来自合肥共达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起初在企业机械设备维护岗位实习,因为喜欢手游,一心想做IT,今年暑假他来到合肥包河经开区甲骨文技术人才创新基地,学习软件开发。

  “代码编写和学校学的知识完全不一样,我逻辑性不强,感觉很懵。”刚实习时,罗昆森担心自己学不好,还萌生过放弃的念头。

  课下,罗昆森经常请教老师,讲师黄倩告诉他:“不懂的话你就不停‘敲’代码,勤能补拙。”

  罗昆森开始找资料做题目,训练逻辑思维,每天晚上回宿舍看老师上课的录屏 ,一边看一边把代码记在本子上,再完整地把代码默写一遍。遇到不懂的问题,第二天立马问老师。

  一个月后,他渐渐上手,可以试着开发“图书馆管理系统”,对于图书怎么借、怎么登录、怎么注册用户名以及怎么还书等环节的代码设计,他都了然于胸。

  平时罗昆森经常上网了解合肥、南京和上海的一些软件设计开发岗位的招聘信息。他常告诉自己:“自身和岗位要求还有很大差距的,要在实习中努力弥补。”

  “我们上课时会教学生基础的网站制作和程序开发,让学生自己思考代码编写,锻炼动手能力。”黄倩觉得,课堂上老师讲得再好,也要自己动手去“感悟”。同时,软件开发项目是团队运作,在实习中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很重要。

  “学计算机的太多了,我刚毕业时找不到工作,就去干销售,过了一段时间发现这不是自己想要的工作。”黄倩2014年从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毕业,他回忆道,当时班上很多男生最后去做销售,女生去卖化妆品,和所学专业“背道而驰”。

  不久后,黄倩辞去销售工作,只身前往北京一家培训机构学习软件开发。他一开始觉得“消化”不了上课内容,晚上就自学编程到凌晨4点,第二天早上7点多接着上课,经过锻炼,他成为一名软件工程师。

  “很多人很不自信,不敢去尝试好的企业的实习岗位,怕自己弄不好。”黄倩觉得,只要技术过硬,到哪家公司都不怕,学好技术才是“硬杠杠”。

  高职生实习“做实”,企业和学校该怎么做

  “在实习教学中,我们将‘在线考试’‘智能驾考’等一些网页设计和开发项目带进课堂,让学生独立分解代码。”甲骨文实习基地院校合作总监程继觉得,实习是学生从学校到企业上岗前的“最后一段路”,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企业需要能直接上手干活儿的、技能相对成熟、过硬的人才。学校大多只教基础性的技术知识,要通过实习进一步提升学生技能。”程继认为,随着新技术的发展,企业的用人标准时刻都在更新,对学生的技能要求也变得更高,有效的实习能弥补部分学校教学实践性不够强的“短板”。

  “近年来,企业转型发展对各层次人才需求增加,我们加强了与各类高职院校的合作,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实训室,通过职业环境下的现场教学,提升学生能力。”惠而浦(中国)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经理沈健表示,企业可采取订单培养、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等形式,根据学生专业及培养方向,将他们安排在生产基层管理、品质检验、自动化设备维护等岗位,培养学生成长。

  “同时,学生实习时能接触到企业的文化和管理模式,学习系统化的标准流程、方法和工具。”沈健告诉记者,企业希望学生通过实习能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学习能力,从而能快速融入企业。

  合肥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副处长吴义明则认为,实习的意义在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具备独立从事本专业(职业)的实际工作能力,是学校理论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学校应完善实习考核指标,从实习生的在岗工作态度、职业素养、协作能力、专业技能、创新意识等多方面考核实习效果,对实习不合格者采取重补实习等措施,同时实习单位相关科室、班组和实习指导教师应该负起责任严格监督,才能让高职院校学生实习不只是简单“走过场”,也不是只“混”一张实习证明。(信息来源:中国青年报   记者 王磊 王海涵 通讯员 陈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