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大学新生过好教育衔接第一关

作者: 时间:2022-09-03 08:37:09 点击:5579

张立迁

近日,有媒体报道了这样一类现象:开学之季,即将进入大学的部分准大学生,考上了梦寐以求的好大学,本该兴奋不已、踌躇满志之时,却心绪复杂难安,状态低迷不振。既盼望着人生即将展开新的一页,也有些忐忑:离开家人的庇护,面对陌生的环境,全新的人际关系……我能适应吗?我又要如何从心理上做好准备呢?

产生这种迷失感的原因在于缺乏意义感和存在感。过去刻苦学习、备战高考,可能来自父母的叮咛、老师的期待、自我的鼓劲,而对未来的规划是什么,喜欢和擅长什么,以及今后作何打算等,这些早就该思考和探索的问题,却被忽视了。然而,进入大学,终归还是要坦然面对这些问题。

其实,从人的心理调适视角分析,不必过于惊慌。大学不同于高中,两者在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授课模式以及生活交往规律等方面,比其他任意相邻两阶段的教育具有更大差异。大学阶段,相对熟悉的环境被打破和改变了,远离家乡来到陌生的城市,校园聚集着来自全国各地的新同学,自我管理、自主规划、主动探究的学习、生活和交往环境,对学生更加综合、多元、开放的评价手段、内容、方式和标准,推动着学生打开“大格局”。

另有一个重要诱因,可以说与“高考”二字闪耀的光环关联甚密。正是社会和公众持续赋予高度期待的氛围,容易让部分考生产生些许迷失,把高考本身当成一个重要结果去追求,误认为参加完高考就完成了某项重大任务,此后不必再奋斗努力,可以尽情放松一下。这种懈怠心理,也是值得广大学子和家长注意的。

准大学生容易产生的自我迷茫感,属于教育衔接中的一类典型表现。客观而言,在教育领域,教育衔接问题一直都是公众热议的话题,比如幼儿园与小学教育衔接、高中与大学教育衔接、硕士与博士教育衔接等。有专家还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如若教育的不同阶段缺乏很好的过渡或衔接,则属于彼此之间的“隔离”,是教育中最大的“浪费”。因而,对于刚步入大学的新生而言,这绝不仅仅是一个教育场所的转变,还伴有身心发展和视野经验的较大转变,这点需要加以正确看待,更有必要予以科学认知。

学习节奏突变、身份转变引发“松”与“紧”的张力,大学新生学习升学压力突然消失,对“少约束、重自律”的学习与生活方式不知所措,动机缺失、动力不足、兴趣不高者不在少数,部分新生学习规划能力不足、进取意识薄弱、学习能力下滑而导致适应性失衡。

事实上,高中教育的信号筛选功能范式已逐步向教育衔接功能范式转型。教育衔接本身即体现着人才培养的贯通性理念,符合青少年成长成才规律。高中与大学两个教育子系统之间具有良好的承接性和连续性基础,育人体系当然也是能够顺畅贯通、有效衔接的。人的全面发展是根据自身兴趣爱好的多样化选择,而衔接则为学生提供了高选择性、个性化的培养方案,让学生按照适性的发展路径,不断明晰将来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在这方面,国内外皆有大量的实践案例。在我国,早年推行的大学预科教育,当下一些知名高中开设大学先修课程,邀请大学教授讲座报告、指导实验、辅导竞赛,成立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基地,都有利于提升学生发展与职业生涯规划能力,为高等教育积极准备或预备。一些大学教授进入高中开设选修课程,优秀大学生回访高中母校,大学与邻近的中学开展充分资源共享、思政一体化等深度融合,皆是很好的贯通衔接形式。

近年来,高等教育系统的“质量革命”,倒逼与高中教育的有效衔接。推进新高考、实施高中走班制等,也在呼吁高中与大学的教育衔接,促动大学与高中的互相融汇。为此,学生应积极适应这种变化,在能力认可和服务他人中正向调整坐标方位,积极探寻价值定位。还要全面客观地认识自己、做好学业规划和人生规划,以良好的价值支撑和行动,以“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使命自觉,以求学报国的远大志向,开启大学生活的美妙旅程。

(作者系天津大学研究生院副研究员)

 

来源:《中国教育报》202292日第二版中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