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加大基础设施补短板 启动一批重大项目

作者:admin 时间:2018-09-19 08:02:17 点击:6211

稳定有效投资 加大力度补短板——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谈稳投资

  新华社北京9月18日电 题:稳定有效投资 加大力度补短板——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谈稳投资

  新华社记者 安蓓

  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把补短板作为当前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任务,加大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的力度。

  当前投资形势如何?怎样做好稳投资工作?国家发展改革委18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作出回应。

  投资结构优化 基础设施投资增速放缓

  “当前投资结构不断优化,但基础设施投资增速放缓,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大幅回落,反映投资增长后劲不足,需要加大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力度、稳定有效投资。”国家发改委投资司副巡视员刘世虎说。

  今年以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逐月放缓,1至8月同比增长5.3%,比前7个月继续下降0.2个百分点,但降幅有所收窄。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速持续回升,房地产开发投资保持平稳,基础设施投资增速回落,民间投资保持较快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投资先行指标低位运行。刘世虎介绍,前8个月投资到位资金仅增长2.1%;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下降18.3%,其中基础设施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下降28.1%。

  当前经济运行稳中有变,面临一些新问题新挑战,外部环境发生明显变化。“做好稳投资工作,对于稳定经济增长、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提升长期综合竞争实力具有重要意义。”他说。

  稳定有效投资增长 防范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

  刘世虎说,要从七方面提高投资的针对性和精准性。

  一是进一步加大项目储备力度。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重点在补短板、强弱项、优化结构等方面储备一批、开工一批、建设一批、竣工一批重大项目。

  二是加快项目前期工作推动开工建设。深入推进投资审批制度改革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压减工程报建时间。切实加快规划选址、用海、用地、环评等前期工作,指导地方加大征地拆迁、市政配套、水电接入及资金落实等推进力度。

  三是保障在建项目后续融资。督促地方加快今年1.35万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和使用进度,支持在建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金融机构加大对在建项目合理融资需求的支持力度,按照市场化原则,保障融资平台公司合理融资需求,防止盲目抽贷、压贷和停贷。

  四是进一步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加快破除各类不合理门槛,取消和减少阻碍民间投资进入补短板等重点领域的附加条件。加大融资支持力度,规范有序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

  五是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全国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一体化。

  六是防范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指导地方按照“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原则,严格落实项目建设条件。严禁违法违规融资担保行为,严禁以政府投资资金、PPP、政府购买服务等名义变相举债。

  七是压实责任、抓好落实。充分发挥各级政府投资引导带动作用,加快财政资金到位进度,合理保障必要的在建项目后续融资,避免形成“半拉子”工程。

  据介绍,今年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5376亿元,集中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三农”建设、重大基础设施、区域协调发展、社会事业和社会治理、生态环保等领域建设。

  加大基础设施补短板 提前启动一批重大项目前期工作

  交通基础设施具有产业链长、带动作用强等特点。国家发改委基础司副司长马强说,加快推动“十三五”规划项目的开工建设,提前启动一批具有重大影响和战略意义的项目前期工作。“拟推进的重大项目首先必须在已批准的各类规划范围内,并符合突出骨干通道建设、突出国家重大战略支撑、突出打通‘最后一公里’的要求。”

  ——加快今年新开工项目的进度:加快推进包头至银川、和田至若羌、湖州至苏州至上海等铁路项目建设;启动一批国家高速公路网待贯通路段;实施武汉至安庆6米水深航道等航道整治工程;力争实施乌鲁木齐机场改扩建工程、韶关机场军民合用工程以及新建菏泽、丽水机场等重大工程。

  ——梳理“十三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和中长期交通网络规划中具备启动条件的重大项目,抓紧开展前期工作:

  铁路方面,统筹推进战略性、标志性重大铁路项目前期工作,推进高速铁路“八纵八横”主通道项目建设,拓展区域铁路连接线,研究推动实施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的城际铁路,在中心城市周边规划发展市域(郊)铁路;

  公路水运方面,储备一批国家高速公路网待贯通路段,启动长江干线剩余航道整治工程,同步推动一批水运支线航道整治工程;

  民用机场方面,加快推进深圳、西安等枢纽机场改扩建工程前期工作,支持地方加快推进安阳、昭苏等中西部支线前期工作。

  国家发改委农经司副司长李明传说,要继续把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重点支持方向,到2022年,推动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10.4亿亩,确保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深入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实施乡村生态保护与修复重大工程,做好耕地轮作休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数字乡村建设等工作,抓紧研究深化农村基础公共设施管护体制改革方面的政策意见。(信息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