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有深意!新华社这组重磅文章告诉你中国改革发展底气所在!

作者:admin 时间:2018-10-12 08:16:00 点击:5537

     在“稳中有变”的背景下,中国改革发展的信心在哪里?国庆节上班第一天开始,新华社播发的这组重磅文章别有深意!

  从10月8日至11日,新华社连续四天播发“当前中国改革发展系列述评”组稿,分为经济篇、改革篇、民生篇和开放篇,用理性平和的语调阐释中国改革发展的大逻辑,聚焦当下中国改革发展的难点问题,用数据和事实,告诉你中国改革发展能“变中取胜”的底气所在。

  信心从来不是一句空话,是建立在了解真相基础上。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改革发展正是在风雨考验中不断壮大。今天,无论是外部中美经贸摩擦带来的不确定性,还是内部经济下行压力和转型升级之痛,都是中国改革发展路上经历的挑战和考验,也一定会在改革发展中得到解决。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13亿多中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一定能实现“变中取胜”。

  今天,我们特地整理了这组文章,分享给大家,一起探寻中国改革发展的真实故事!

  8日,恰逢寒露。在这样一个天气逐渐变凉的深秋观察中国经济形势,格外有深意。当前,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一些人对中国经济走势不乏担忧和疑问;更甚者,有的人趁机弹起“看衰论”的调子……

  如何看待经济增长“稳中向好”与“稳中有变”?

  如何看待投资增速下滑与精准发力?

  如何看待外部影响与出口稳中向好?

  如何看待消费总量增长与结构变化?

  8日播发的经济篇《“我们对中国经济的前景是乐观的”——当前中国改革发展述评之一》,针对人们对当前中国经济走势的关切,从全球发展视野角度、通过专业分析强调:尽管运行态势有“变”,但“稳”字始终是当前中国经济的主基调,中国经济运行依然保持在合理区间、发展前景乐观。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面对风云变幻的外部环境,中国正在行动,下半年从中央到部门召开的各种专题经济会议更为密集,出招更为频繁。

  与经济篇相配合,《新华时评:看经济——稳得住,有信心》一文也聚焦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社会上出现了一些疑惑、忧虑,甚至唱衰的声音。这篇文章说,就当前经济形势而言,我们稳得住,也有信心稳得住:40年改革开放打下的家底,日趋完备的产业体系,13亿多人口的消费市场,成功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和国际金融危机的经验……如同一系列正着、先手、妙手在纹枰上构建出好棋形,“稳得住”有压舱石,“有信心”更有定盘星。

  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全面深化改革,始终牵动人心。

  改革的最新进展令人关注——

  今年以来,哪些被视为“大手笔”的改革正在破题?哪些要啃硬骨、涉险滩的改革迈出实质性步伐?哪些事关服务群众和企业的改革不断释放红利?在贸易保护主义影响下,哪些改革仍然在压力下坚定前行?

  改革的解题密码令人神往——

  改革,还在路上。

  相比改革之初的普遍受益,今天的改革面临更多掣肘:要确保效率,也要维护公平;要鼓励竞争,也要保障底线;要尊重差异,也要凝聚共识。

  向前的每一步都是挑战,还有许多关隘需要从深处攻克。

  新时代,不是缓改革,必须加快推进;不是小改革,必须全面深化;不是虚改革,必须啃硬骨头;不是假改革,必须落地有声。

  难题还有很多,为什么中国改革的未来依然令人期待?改革将怎样破解难题、释放活力、造福人民?

  点开改革篇《坚定不移将改革进行到底——当前中国改革发展述评之二》,你将找到答案——


  与改革篇相配合,《新华时评:改革,当有排除干扰的穿透力》一文指出,改革改变中国,改革为了人民,改革永不止步。进则成,退则败。在这场迄今人类历史上最宏大、最能体现智慧光芒与胆识的艰难求索中,无论世界局势如何跌宕起伏,国内形势如何错综复杂,改革的浪潮,只会也只能--前进!前进!前进!进!

  面对复杂局面,如何回应民生关切?面对生活的压力,如何缓解民生焦虑?面对人民新期盼,如何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

  改革发展,民生为先。民生始终是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新形势下如何直面民生焦虑、回应民生期盼,正是民生篇所要回答的。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一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的经济业态和企业面临转型甚至淘汰。同时,世界经济环境发生明显变化,不可避免地给深度融入世界的中国经济带来一定影响。民生保障的确面临新挑战。

  面对稳中有变的环境,识大局,明大势,保持定力,才不会迷失方向。既要正视成长的“烦恼”,更要保持发展的定力;既要直面前行的阻力,更要看到应对复杂形势的实力;既要看到民生短板,更要认清发展的潜力。

  坚持问题导向,解决民生痛点难点。没有高质量发展,民生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点击民生篇《让人民在改革发展中更有获得感——当前中国改革发展述评之三》,一起走进中国民生答卷。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市场需求怎样激发?新的增长点如何找寻?与民生篇相配合,《新华时评:从民生关切中找到民生动力》一文给出的答案就是:民生。从精准扶贫释放的巨大消费潜力,到危房改造激发的市场新需求,再到养老、环保等产业的广阔前景,都说明新的增长点就蕴含在13亿多人的民生需求中。

  开放,在每一个中国人心中有着深深的家国记忆。

  历经40年改革开放,当今中国已与世界深度互融互通,也构成一个无法否认的事实,开放改变中国、影响世界。

  然而,在贸易保护主义、逆全球化思潮沉渣泛起,尤其是中美贸易摩擦升级的背景下,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更是被置于放大镜下审视……

  中国的开放是应对贸易摩擦的被迫之举还是主动作为?

  中国的开放是经济威胁还是发展机遇?

  中国是公平贸易的破坏者还是坚定维护者?

  当前,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中国按照既定部署和节奏,坚定不移地推动扩大开放,跑出更高水平、更高层次的开放“加速度”,向世界展示信心和决心。

  事实胜于雄辩。只要认清开放融通的历史潮流,循着中国对外开放的轨迹,把握世界发展趋势,人们就会发现,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开放的道路不会平坦,融入世界就要经得起风吹浪打。如今,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三分之一。中国的开放,不仅没有对他国的经济造成威胁,反而带来更多发展机遇。

  点击开放篇《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当前中国改革发展述评之四》,一起看经历风雨后的中国,如何以更加成熟的姿态迎接任何挑战。

  “五色交辉,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终和且平。”与开放篇相配合,《新华时评:以扩大开放与世界同行》一文指出,对外开放,是中国迈向民族复兴伟业坚定的自主选择,不会因为任何外部杂音而改变。中国将按照既定部署和节奏,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在推动全球化的过程中与世界上一切追求进步的国家实现共同发展,让各国人民共享繁荣进步。(信息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