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源头活水”

作者: 时间:2024-12-23 11:22:56 点击:3832

 高校通过与企业、产业界的科教融汇、产教融合、协同创新,补齐断点、疏通堵点、破解痛点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中,作为教育、科技、人才的重要结合点,高校理应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赛道上展现更大作为。

  然而,当前我国高校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础研究与前沿研究、科研成果转化及产学研合作等方面仍存在一些短板。为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须提升高校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效率、效益与效能,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源头活水”。

  构建与发展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学科专业体系

  建立动态学科调整机制,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学科。高校要以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为引领,进一步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围绕新兴产业领域,调整优化学科布局,全力建设有利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兴学科、交叉学科,打造学科集群和创新高地,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源源不断地输送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深化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优化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高校应当根据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求,将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创新文化全面纳入育人体系。一是建立健全实践教学体系,增强教学设计的整体性,提升学生的知识能力,开拓学生的思维视野。二是健全“课程—实践—创业”育人模式,开设创新创业课程,强化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三是注重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营造鼓励探索、包容失败的良好氛围。四是重视跨学科融合教育,培养复合型科技创新人才,以满足相关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发展对创新人才的多元化需求。

  建立促进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的长效机制

  围绕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在“引培用留”上下功夫。加强基础研究,推进科技创新,人才是决定性因素。高校应强化人才战略要地意识,着力引进、培养、造就更多科学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等。一是在“引进”上想办法,努力构建高水平创新人才高地,引进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前沿研究能力、创新精神的高层次人才。二是在“培养”上出实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能够创造新质生产力的拔尖创新人才。三是在“使用”上给舞台,为人才提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空间,充分释放创知、创新、创业活力。四是在“留住”上谋策略,积极发挥“双带头人”作用,搭建人才成长、发展的平台,保障人才专心投入教学科研工作,努力做到“服务到人、情谊感人、待遇招人、事业留人”。

  瞄准重要基础研究和战略性原始创新,深化科研体制改革。高校应构建符合科学研究规律的管理机制,实现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深度融合,确保基础研究的长期稳定投入,同时鼓励前沿领域重大科学问题的探索与突破。一方面,要健全人才激励制度和政策,通过设立专项奖励、提高科研津贴、优化职称评定体系等方式,充分调动科研人员投身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激发他们的创新潜力和创造能力,强化原创性、颠覆性、关键核心技术研究攻关。另一方面,要创设宽松包容的学术环境,倡导学术自由和创新宽容的文化氛围,允许科研人员在探索过程中出现失误和挫折。同时,要建立科研诚信体系,保护知识产权,减少科研人员的后顾之忧。此外,还须用好国际国内两种科技资源,积极参与国际交流合作,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拓展国际科技交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

  完善科研成果转化机制和“政产学研用”合作机制

  加强制度创新与政策引导,构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高校应制定和完善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产学研合作政策框架,明确各方权责关系,构建政府引导、市场驱动、高校主体、企业参与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一是建立以贡献为导向的科研评价新体系,重构以需求为导向的科研组织新模式,从企业和产业界的实际需求出发,有针对性地布局科研和产出成果,为解决实际问题开展技术攻关。二是构建集技术研发、测试验证、中试放大、市场推广于一体的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促进产学研深度合作,加快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的速度。三是建立科技成果信息发布与交易平台,促进信息流通,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科技成果供需双方的匹配效率。高校通过与企业、产业界的科教融汇、产教融合、协同创新,补齐断点、疏通堵点、破解痛点,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强化校地、校企、校所协作,构建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通过构建校企联合育人生态系统,加大企业优质资源融入高校人才培养的深度和力度,打造面向企业的“教育·就业·创新”全周期人才培养链条。在此基础上,以点带面,带动一批课题、师生、平台和成果的涌现,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的策源地。高校应创新体制机制,建设驻地、驻企、驻园创新平台,既依托大学科技园、产业园区为创新人才营造交流空间,加速初创企业的孵化进程,又推动高校优势学科、团队和实验室下沉产业一线,加强和企业的深度融合与协同攻关。同时,高校还应联合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等国家级战略科技力量,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构筑护航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强大编队。

来源: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