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招生适度倾斜利于实现教育公平

作者: 时间:2022-03-09 15:15:45 点击:7209

高校招生适度倾斜利于实现教育公平

马亮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促进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其中包括高校招生继续加大对中西部和农村地区倾斜力度。这意味着中西部和农村地区的考生有望有更多机会考入心仪的大学,并通过高等教育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命运。

高等教育是很多人改变人生命运的主要路径之一,也是推动区域均衡充分发展的关键手段之一。但当前我国社会存在各地区之间和城乡之间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的矛盾,所以高等教育的公平问题就显得日益重要而紧迫。

目前我国高校通过各地高考招生,各省份单独分配招生指标。高考这一相对公平的考试选拔制度沿用多年,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但是,高校资源在各省份分布不均。中西部地区生多校少,高校招生名额偏少,高考压力较大。与此同时,各省份内部城乡分化,农村地区的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质量普遍低于城镇地区,省内城乡教育不平等问题值得关注。

进一步加大高校对中西部和农村地区的倾斜力度,将使这些欠发达地区能够得到更多的招生指标,有助于破解“寒门难出贵子”的社会问题。与此同时,中西部和农村地区的生源在大学毕业后可以反哺家乡,带动欠发达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高校要吸收更多来自中西部和农村地区的学生,使他们有机会通过教育改变命运。

高校招生指标在各省份之间和省内城乡之间进行分配时,要特别注意稳妥适度推进,避免设计不当或操作不良而带来的负面影响。过去几年,国家持续在中西部投放更多高校招生指标,但是如何进一步聚焦农村地区加大倾斜力度,还需要设计更多行之有效的合理政策。

各省份之间分配和调剂招生指标相对容易,也在过去几年持续贯彻落实。但是,在省内城乡之间差别化投放招生指标则殊非易事。比如,省内如何按照城乡地区分配招生指标,采取多大的倾斜系数,如何确定考生的城乡身份,这些问题都要进一步明确和细化,并因地制宜和因省施策。可以考虑在若干有代表性的省份开展试点,形成可供选择的多种模式,试点经验成熟后在更大范围乃至全国推广。

与此同时,要特别警惕投放到中西部地区的倾斜性招生指标聚集在城镇地区。因此,要提升政策设计的精准性,重点结合脱贫攻坚战和乡村振兴战略确定的地区,使政策精准传导到最需要帮扶的地区。

此外,要防范高考移民等违背当前高等教育政策的不良行为,避免一些人钻政策空子,使中西部地区来之不易的招生名额,没有流入到最应该得到的学生身上。为此要加强对高校招生指标管理的全流程监督监管,强化对考生资格认定的程序和标准,确保倾斜政策精准靶向定位到适宜人群。

向中西部和农村地区倾斜高校招生指标的同时,也要引导高校做好这些学生的适应工作。相对来说,通过倾斜政策步入高校的学生,在学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等方面可能还有待提高,个别学生会有自卑感,难以很快适应快节奏和高强度的高校学习生活。高校可以考虑进一步延续区域和城乡倾斜政策,使圆梦知名学府的中西部和农村地区学生不掉队,并度过有收获的大学时光。

最后,不应将高校招生对中西部和农村地区的倾斜,视为不同地区之间高等教育资源的零和博弈。在更公平地分配蛋糕的同时,也要想方设法做大蛋糕,如此才能带来各方多赢。政府部门应鼓励和支持知名大学扩招,并在中西部地区设立高水平高校,切实从源头上解决欠发达地区考生的教育出口问题。通过慕课等创新模式,开展丰富多样的在线教育、远程教育、终身教育,也是可以考虑的配套政策。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来源:《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