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燕在2019年全省教育工作暨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作者:lanke 时间:2019-03-08 08:27:00 点击:8992

王海燕

(2019年3月1日)

 同志们: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教育系统深入实施“奋进之笔”攻坚克难、狠抓落实的重要一年。系统总结了去年的工作,谋划做好今年的工作,意义重大、责任重大。

下面,我主要讲两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2018年的工作

2018年,是教育大年,是鼓舞教育战线书写奋进之笔的一年。9月份,党中央召开新时代第一次全国教育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首次提出教育是“两个大计”的全新判断,集中阐述了“九个坚持”,对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了战略部署。12月初,省委召开全省教育大会。林铎书记对奋力开创新时代全省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提出了“五个并重”的目标要求。唐仁健省长从“三个方面”对加快建设特色鲜明、开放创新的西部教育强省作了明确要求。张世珍副省长强调,全省教育系统要着力在深化教育改革、推进教育现代化、培养时代新人等方面下功夫、抓落实、求实效。各地各校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在推动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往深里走、往实里走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成效良好。

2018年,是攻坚之年,是全省教育系统守正出新、收获得意之作的一年。全省教育系统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深刻把握社会关注、群众关切和事关教育全局问题,坚持发展抓公平、改革抓体制、整体抓质量、扶贫抓精准、保证抓党建、安全抓责任,戮力同心、开拓进取,收获了“得意之作”,教育事业发展阶段性成效显著,人民群众教育感知度、获得感明显增强。

我们坚定不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着力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教育系统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更加牢固。全年召开17次厅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会、23次党组扩大会,集中系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和中央、省上系列重要会议、文件精神,推动各级领导干部以理论上的清醒增强政治上的坚定,把牢正确的办学方向。组建“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讲师团”和“甘肃教育百人宣讲团”,广泛开展“红色基因传承”“学习青年习近平”“四有好老师”等教育实践和学习宣传活动,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的实效性不断增强,省教育厅被省委评为2018年理论宣讲先进集体,广大师生和各级领导干部“四个意识”明显增强、“四个自信”更加坚定,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更加牢固。

我们坚定不移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多措并举推动各级各类教育平衡充分发展,教育发展整体水平大幅提高。基础教育位居全国中上游水平。2017年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等三项指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预计2018年仍处于领先地位。全省幼儿园达到7734所,学前教育实现了“六个全覆盖”“六个翻番”。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迈上新台阶。累计70个县市区实现基本均衡发展目标,占总数的80.5%。“周转宿舍”“温暖工程”“支教行动”等为民办实事项目有效改善了基础教育办学条件。全年劝返复学儿童少年23716人,控辍保学成效位居全国前列。2018年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现了起始年级无大班额,基本消除了66人以上超大班额。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规模达到73.8万人,普及程度在西北地区处于前列。建成符合省情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累计投资110亿元,高标准建设兰州新区职教园区,首批4所院校3.5万名学生入驻,国家职业教育助推城镇化改革试验区建设取得积极成效。中职—高职专科—本科—研究生教育贯通的人才培养体系基本形成。省级行业型职教集团达到21个,33所院校开展省级学徒制试点,9所院校获批为国家级学徒制试点单位,2所高职院校进入全国“50强”。高等教育服务创新发展能力稳步增强。全省22个学科排名进入全国同类学科前30%、12个学科排名进入前30—40%,高水平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成效初显。新增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专业173个、重点实验室9个、省部协同创新中心1个,搭建科技创新平台698个、面向社会开放科研平台300多个,高校本科专业布点数达到1038个。2018年河西学院、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1个、二等奖4个,省属高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实现零的突破。民族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在全省民族地区建成了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完整教育体系,2018年藏区小学、初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达到99.82%和99.71%,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全面改薄惠及民族地区薄弱学校1969所。“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服务脱贫攻坚行动”有效助推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整体提升。支持民办教育规范发展。出台甘肃省民办教育培训机构设置标准和指导意见,建立甘肃省民办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将民办学校负责人和骨干教师培训纳入“国培计划”。校外培训机构整改率100%,全国排名第九。全年检查民办学校2898所,依法注销年检不合格学校40所。

我们坚定不移把改革作为激发教育活力动力的关键举措,着力推进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多点突破,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成效显著。顶层设计不断加强。出台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实施意见等政策措施,系统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和保障机制改革。制定甘肃教育“2035发展纲要”、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和“五年行动计划”,确立了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的发展路径。结构布局不断优化。出台“十三五”高等学校设置规划,统筹推进敦煌艺术学院筹建和甘肃政法学院更名等工作,省属11所“出城入园”中职学校原址移交兰州市用于补充基础教育资源。启动部分高职院校转制及省属中职整合发展工作。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出台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分批分步推进中考改革。修订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办法等政策文件,奠定了深化高考综合改革的基础。平稳推进减少高校招生录取批次(段次)改革,2018年高考录取率达到81.66 %。“放管服”改革取得新突破。梳理全省教育系统“最多跑一次”事项34大项,27项省级教育服务事项上线办理,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100%,省级部门排名第五。

我们坚定不移把促进公平作为增强人民教育获得感的着力重点,竭尽全力促进教育机会公平,以公平促发展取得新成绩。贫困地区基础教育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全面改薄”提前完成教育部“过九成”的目标任务,项目惠及12146所薄弱学校的260万名学生,58个集中连片贫困县的“20条底线”全部达标。利用中央支持甘肃“两州一县”资金8亿元,在民族地区新建、改扩建62所农村寄宿制学校。全省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水平稳步提升。“名校+分校”“示范校+薄弱校”“名校+新校”等模式,扩大了“一体化办学”的辐射面和带动性。在全省选择优质中小学与23个深度贫困县中小学开展结对帮扶,选派2991名学生分赴深度贫困县的近800所中小学和幼儿园完成支教任务。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取得新进展。通过实施“省级同享大城市优质教育资源”“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等项目,形成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教育服务供给新模式。数字化教育基础设施覆盖全省3142个教学点,专递课堂、同步课堂覆盖23个深度贫困县教学点。资助工程保障了不让一名学生因贫失学。建立起最广泛的学生资助体系,实行免除学前教育幼儿保教费、免除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学杂费等制度,全年发放各类免、奖、助、贷等资金共计44.13亿元,受益学生192万人次。就业帮扶计划大幅提升了贫困家庭学生就业率。实施提升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就业计划,为每名贫困家庭学生提供3个以上就业岗位。2018年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大学毕业生首次就业率80.53%,高出平均就业率5.61个百分点。

我们坚定不移把强化保障作为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依托,想方设法完善保障措施,教育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全省教育经费总投入增长快于国民经济增长。坚持发展上优先考虑教育、工作上优先支持教育、投入上优先保障教育,财政教育经费保持了“两个提高”“三个增长”。2012-2018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累计投入3348.03亿元,年均增长8.55%。是历史上投入最多、增长最快、学生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加强新时代教育队伍建设取得积极成效。省委、省政府出台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省政府出台提高中小学教师工资待遇的优惠政策,从制度上完善了队伍建设保障体系。2018年通过特岗计划、公费师范生计划补充中小学幼儿园教师5174人,“国培省培”“三计划两工程”等项目培训中小学幼儿园教师10.3万人次、职业院校教师7000余人、教育督导人员2531人、民族地区骨干教师200人次。会同财政厅下达中央和省级奖补资金1.99亿元,近17万乡村教师月均享受到300元的生活补助。信息化建设有力推进了教育现代化进程。“三通两平台”建设和应用成效明显,教学资源、人人通空间、教学应用和教师培训等模块实现融合,初步建成全省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2018年全省中小学“校校通”比例达到84.98%、“班班通”比例达到87.26%、师生“人人通”比例达到78.36%。教师晒课获部级优课332节,位居西部省份第2名。

我们坚定不移把教育扶贫作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紧盯“两不愁、三保障”,全力以赴推进全国唯一的教育精准扶贫国家级示范区建设。从源头上打破贫困积累循环效应。按照“166”教育脱贫攻坚思路,实施教育扶贫“九大精准工程”,义务教育兜底保障做到“一个都不能少”,学前教育“幼有所育”实现应需尽入,职业教育“技能脱贫”帮助贫困家庭至少一人掌握一门致富技能,民族教育“聚焦优先”补齐“两州一县”发展短板,高等教育“定点帮扶”和“百千万扶贫行动”助推贫困县拔穷根、摘穷帽,招生扶贫“求学圆梦”有效扩大贫困家庭学生入学机会,首次就业“帮助保障”大幅提升贫困大学生初次就业率,结对帮扶“协作助力”充分发挥天津、厦门、福州和青岛市教育部门对甘肃贫困地区教育发展的助推作用。先行先试发挥了带动示范作用,出台教育精准扶贫国家级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推进平凉市以农村幼儿园日托制、寄宿制学校建设、普职融通发展、订单定向培养等为抓手探索教育扶贫试点经验。2018年教育精准扶贫国家级示范区建设工作推进现场会上,教育部和国家扶贫办充分肯定了我省先行先试工作和创出的经验做法。

我们坚定不移把扩大教育对外开放作为增强办学实力和人才培养能力的重要途径,努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开放合作格局,教育国际化水平大幅提升。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有为有效。着力打造“一带一路”高校联盟品牌效应,2018年联盟成员达到173所,涵盖5大洲27个国家地区,成立沈阳分联盟。依托文博会,成功举办三届高校联盟主题论坛,促进了沿线国家高校之间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合作交流。我省高校在境外设立的6所孔子学院、1所孔子课堂、8个“岐黄中医学院”和4个“中医中心”,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智力人才储备和人文交流做出了积极贡献。人才培养合作机制不断完善。到2018年底,全省本科院校签署教育协作协议达329个,联合开展学术交流、科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的合作机制基本形成。通过省部共建、省校合作、对口支援等平台,联合培养学生1.09万人,省内20多所高校与沿线国家的40多所高校建立校际友好合作关系,选派2735名教师赴国内外合作高校交流培训。

我们坚定不移把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作为办好教育的根本保障,从严从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呈现新气象。推动层层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坚持一手抓改革发展,一手抓党建工作,出台了《省教育厅党组关于主动接受省纪委驻厅纪检组和人大、政协及社会各界监督的实施意见》和省教育厅首问责任、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岗位责任制度和厅机关干部职工容错纠错实施办法等五项制度,完善了从严治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成立两个巡察组,对6个厅直单位开展了政治巡察。深入开展基层党建质量提升攻坚行动。全年20余次专题研究党建工作,切实加强对机关党建工作的领导。出台“党建质量年”活动和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实施方案,优化设置厅系统86个党支部,调整理顺15所高职院校党组织隶属关系。排摸出省属高校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77个,全部完成整改。组织开展党建示范高校、党建标杆院(系)等创建活动,省内高校9个基层党支部被教育部确定为首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对照十九届中央第一轮巡视反馈问题深入开展自查自纠,整改厅系统查找出的问题22个。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对照全省作风建设年活动方案和政府系统“十不准”规定,查摆出厅系统需要整改的19个问题,统筹推进整改。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等要求,出台实施厅党组贯彻落实的具体措施,有效防止了“四风”问题反弹。

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得益于社会各界的真诚关心和大力支持,得益于全省教育系统广大教职员工的不懈努力和强力推进。在此,我代表省教育厅向关心支持教育事业发展的各级党委政府、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向为教育事业付出智慧和汗水的广大教育工作者表示崇高的敬意!

同志们,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省教育由数量型增长、规模化扩张为主的发展阶段进入了以促进充分发展、提高质量为主要特征的新发展阶段。同时,我们还有很多问题要正确审视,很多难题要攻坚破解,很多挑战要妥善应对。一是解决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任务非常艰巨。我省贫困地区特别是23个深度贫困县教育发展整体水平滞后,城乡二元结构使区域内、尤其是“两市两州”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的现象比全国其他省份更为突出,缩小城乡、区域、校际、群体之间差距的任务尤为繁重。控辍保学进入啃“硬骨头”阶段,保学的质量和难度上需下更大功夫。把农村教育办成“在农村”“富农村”“为农民”的教育,实现农村教育全面振兴,我们的思想认识、工作思路、工作力度都还有差距。全省49所高校中31所集中在兰白地区,河西地区只有6所,陇东地区有12所,“中间重、两头轻”的布局,不能很好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推进高等教育科学合理布局、增强服务能力的任务非常艰巨。二是整体提高教师队伍建设水平的困难叠加。随着学前教育的公益普惠发展、义务教育“大班额”的消除和“两类学校”的建设进程,特别是高考改革对教师的需求,师资力量难以满足教育发展需要。按照国家规定标准核算,全省8343所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职工缺口3.56万人,公办幼儿园缺教职工5万名。特殊教育学校教职工仅957人,远低于省定标准。高校高层次人才流失现象比较严重。2012年以来,省内高校流失人才2168人,其中博士622人,硕士874人,具有正高级职称224人(其中二级教授17人)、副高级359人。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比例普遍低于60%。加强新时代全省教师队伍建设困难叠加,任务非常艰巨。三是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任务异常繁重。2017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0.2个百分点,我省每10万人口中高校在校生比全国平均水平少349人。高考录取率和本科录取率长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任务非常艰巨。我省高等学校获批国家自然基金、社科基金的数量每年仅占全国总量的1%左右,并且大多为西部项目。全省具有博士授权点的高校(科研机构)仅7所,占研究生培养学校(机构)总数的50%,研究生、特别博士研究生培养规模较小,质量也不高。推进“双一流”建设的任务更为艰巨,提升高校原始创新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创新发展能力的任务更为繁重。四是提升党对教育工作全面领导的水平有待加强。从巡视巡查反馈的情况看,全省教育系统党建工作力度和党组织功能发挥层层递减、越往下声音越小工作越薄弱的现象比较突出,导致中央和省委重大决策部署在一些地方和领域得不到及时有效贯彻。尤其是第26次全国高校党建会上指出的“我省两所高职院校未建立党组织”的问题,直击全省教育系统党建工作的薄弱环节。同时,教育系统干部队伍适应新时代、实现新目标、落实新部署的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从严从紧自我要求的意识不强,不作为慢作为假作为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仍在一定范围存在。个别学校落实党建主体责任不到位,“四风”问题反弹隐患不容忽视,有的对存在的问题严肃查处不够。个别学校仍然存在重业务、轻党建的现象,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有机结合还不够紧密。部分高校推进“双带头人”培育工程进展比较缓慢。部分学校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水平不高。

面对以上这些问题和困难,我们要增强忧患意识、紧迫意识、使命意识,不骛虚声、久久为功,谋划好今年的工作,落实好各项任务。

第二个方面,2019年的工作

全国全省教育大会对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作出了新的战略部署,全省“两会”对推进教育精准扶贫、破解教育热点难点问题、提升教育质量等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把教育放在保障改善民生的首要位置,作了重点部署,201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全面部署了今年的重点工作。根据国家和省上的总体部署,统筹考虑各方面的实际,今年全省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教育工作,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按照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将2019年确定为教育系统“强抓落实年”,以强化作风建设、狠抓任务落实为年度主题,推动教育扶贫基本有保障、教育改革重点有突破、教育发展质量有提升、教育队伍建设有进步、教育发展环境有改善,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全力打造公平共享、开放创新、特色鲜明的西部教育高地,为实现教育现代化打下决定性基础,以优异成绩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重点要落实好以下五项任务。

第一项任务,教育脱贫攻坚战要取得决定性胜利

高标准完成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整改任务。要坚决扛起问题整改的政治责任,自我加压、倒排工期,全力以赴抓整改。突出问题导向,对巡视指出的问题,不掩盖、不回避、不推脱,深刻查找根源,务实谋划思路,该建机制的建机制,该细化措施的细化措施,确定整改路径,明确整改时限,以“不解决问题决不撒手”的韧劲和钉钉子精神高标准、严要求完成整改任务。注重点面结合,既要聚焦巡视反馈指出的普遍问题,也要举一反三,全面查找各自教育脱贫攻坚方面的特殊问题。既要重点解决点上的问题,也要强化以点带面,力求点面问题一起整改,共性个性问题同时破解。既要注重“治标”,更要力求“治本”、从根子上解决问题。做到严实并济,坚持严字当头、实字托底,要把整改实不实、效果好不好作为衡量整改工作的标准,做到整改过程扎实、整改结果真实,坚决做到认识不提高不放过、责任不落实不放过、问题不解决不放过、制度不完善不放过。坚决杜绝“四风问题”,坚决杜绝“数字整改、纸上整改、表面整改”。

高质量完成年度教育基本脱贫目标。打赢脱贫攻坚战,仅有不到两年的时间,必须只争朝夕、狠抓落实。坚决兜住底线,要紧盯控辍保学质量不高、“农村弱城镇挤”“大班额择校热”等现实问题,完善控辍保学长效机制,对辍学高发区进行重点监测,确保年底完成省政府“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4%”的目标任务。采取多种措施增加城镇学位供给,按既定计划消除56人以上大班额。组织开展全面改薄“回头看”,实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薄弱学校)改善与能力提升项目,确保到年底所有义务教育学校“20条底线”全部达标。要将民营企业中外来务工人员纳入当地教育,保证他们跟城里人一样享受同等待遇。加快补齐短板,学前教育“入园难入园贵”,深度贫困地区寄宿制学校缺口还有772所,偏远山区农村学校食堂、厕所、洗澡室基本没有,教育信息化滞后,全省各级各类人才只有180多万、仅占人口总数的7%,民族地区教育教学水平比较低。这些都是短板,需要采取超常规办法补齐。省上即将出台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实施意见、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的实施方案,各地要严格抓好落实,加强“两类学校”建设、落实好“一人一案”。各高校要抢抓国家重点支持中西部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和专业建设,实施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等计划,推进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等工程的机遇,抓紧缩小差距。要加大倾斜力度,存量资金优先保障、增量资金更多倾斜,加快提高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水平。

高标准推进教育精准扶贫国家级示范区建设。教育部、国务院扶贫办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示范区建设工作。陈宝生部长对平凉启动示范区建设先行先试工作作出专门批示。林铎书记、唐仁健省长在全省教育大会等多个重要场合多次肯定示范区建设成效。去年的全国教育大会上,张世珍副省长就我省教育扶贫工作作了交流发言,12月底教育部举行“介绍教育脱贫攻坚工作进展”新闻部发布会,我介绍了我省教育扶贫工作。基于此,教育部又将甘肃省列为农校对接精准扶贫实验区。我们要按照“今年集中干,明年大见效”的思路,全面实施教育扶贫“九大精准工程”,努力推动各市州、县市区和省属高校试点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各地要学习借鉴平凉市教育扶贫试点经验,争取年底前完成教育脱贫任务,为明年巩固提升打牢基础,确保2020年教育扶贫工作不拉全省后腿。各地各校要充分发挥各种合作交流平台的作用,推进东西部扶贫协作对口支援取得新成绩,各高校要解放思想,主动参与农校对接精准扶贫实验区建设。

第二项任务,落实立德树人水平要有新提升

努力构建一体化德育体系。我省各学段德育连续性、系统性不强,各级各类学校德育与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实际结合不紧密。陈宝生部长指出的德育仍存在“软、浮、虚、乱、散”的问题,在我省德育教育中确实存在。大家对德育讲的很重要,落实的举措不够有力。学校开展的活动很多,实效性还不高。学生理想信念、道德方面出现问题时,各方面意见不一致,家长说学校没教好、教师说家长没管好,社会说责任在教育、学校说大环境不好,大学说基础教育不到位、中小学说大学轻视德育,等等。迫切需要纵向上打通各个学段,构建“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形成“接力育人”的新模式。各级各类学校要把德育渗透到每个学科、每个课堂、每个活动、每个班级、校园每个角落,尤其要充分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探索建设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校本特色课程,让学校成为化育为人的主阵地。

着力提高基础教育质量。中央巡视指出的我省“义务教育降格以求”等问题,反映出我们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相对滞后,素质教育没有完全落实。各地各校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要落实国家课程要求,大力推进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和高考综合改革要求的课程改革,落实课程方案、课程标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办学行为等主要指标,全面提高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要深化体育美育教学改革,把体育工作纳入教育现代化评估指标体系、纳入考试制度改革、纳入督导评价内容。体育设施设备要重新厘定标准、逐步配齐,师资要有计划培养补充。要开足上好美术、书法等课程,完善美育器材配备标准,加强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尤其要加强书法教育,把书法教育作为传承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基础工程,作出特色、作出品牌。今年教育部将出台加强劳动教育的指导意见和劳动教育指导大纲。各地各校要因地制宜加强劳动教育,将学生参加劳动实践内容纳入中小学相关课程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同时,要坚决纠正部分学校超纲教学、提前教学、强化应试等不良行为。加大对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力度,切实减轻学生课外负担。

推动落实家庭教育责任。目前,家庭重知轻能、对学习成绩要求过高现象普遍存在。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和教育目标“改不过来”,不仅会抵消学校教育的效果,还会给孩子发展造成一定的消极影响。各地各校要引导、指导家长转变教育价值导向,树立素质教育的教育观、人才观,推动落实家庭教育主体责任。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大对家庭教育工作的支持力度,积极推动将家庭教育纳入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争取专门经费支持,通过家委会、家长学校、家长课堂、购买服务等形式,形成政府、家庭、学校、社会联动的家庭教育工作体系。要研究制定学校指导家长强化家庭教育的手册,开展家庭教育月活动,营造家校互动的良好育人氛围。

要支持办好开放大学,大力开展社区教育。

第三项任务,深化教育综合改革要有新突破

要聚焦“五唯”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这“五唯”是当前教育评价指挥棒方面存在的根本问题,也是教育改革中最难啃的“硬骨头”。“五唯”问题解决了,才能从根本上扭转功利化倾向。各地各校要在破除“五唯”问题上打一场硬仗。针对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不同领域,大、中、小学不同学段,各级各类教师不同职业需求,显性、隐性评价不同方式,全面梳理、分析、评估教育评价的现状、问题与原因,分层分类研究提出改革的思路举措,拿出行之有效的实招硬招新招,用改革的成效,促进各级各类教育更加符合教育规律、更加符合人才成长规律、更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重点要因地制宜深化高考、中考改革,保障学生就近入学、升学机会公平、程序公开、结果公正。同时,要高度重视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成果的可持续性,不论改革什么、怎么改革,教育的育人导向不能变,教育提高民众幸福指数的目标不能变。

要着眼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深化教育管理方式改革。针对政府管理重审批、轻监管、弱服务等问题,针对学校反映检查多、评比多等问题,加快构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目标体系、任务体系和保障体系。要创新政府监管和服务方式,加强对办学方向、标准、质量的规范引导。减少行政干预,实施“静校制度”,为学校潜心治学办校创造良好环境。要扩大高校在薪酬分配、职称评审等方面的自主权,2017年我省全面下放高校职称评审权以来,去年省教育厅等五部门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文件下发后,一些高校出台了含金量比较高的措施办法,实施效果也很好,但也有的学校对政策“截流”、打折扣。这里我强调一下,该放的权一定要放足、放到位,决不能“上放下不放”“明放暗不放”。国家今年将出台落实中小学自主权激发办学活力的政策,各地要充分激发中小学办学内生动力,真正让学校“活”起来。放权的同时,要加强规范引导,加强教育法律制度供给,确保学校依法办学、依法治校。今年开始,我省将全面实施提高教育质量五年行动计划,基础是“标准化”,核心是高质量发展。各地各校要加快完善重点领域标准,形成按标准办学的制度,加大标准执行力度,提高标准化水平,打好高质量发展基础。

要紧扣服务高质量发展深化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改革。职业教育要全面落实教育部与甘肃省政府共建协议,依托兰州新区职教园区,推进国家职业教育助推城镇化改革试验区建设取得新成效。要以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为主线,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办学模式向类型教育转变,推动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形成命运共同体。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争取1-3所高职院校进入国家职业教育“双高计划”。组织实施好我省职业教育助推绿色生态产业发展方案,精准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甘肃十大生态产业”能力。各高等学校要把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特别是关键领域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年度工作主题,用足用好国家高等学校基础研究珠峰计划、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等,争取在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等方面取得突破。要围绕“一带一路”“兰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两港”“乡村振兴”“榆中创新城”建设等战略,发挥好各类协同创新平台的作用,着力提升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能力。同时,要抓好“双一流”建设和本科教育。

要着眼提高教育国际化水平深化开放促进改革。针对我省教育对外开放滞后、教育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效益不高等问题,用改革的思路和办法,加强对外开放,深化合作交流。去年开始,省政府启动建设“丝绸之路信息港”和“丝绸之路国际知识产权港”,为全省教育融入“一带一路”建立了新途径、开辟了新空间。我们将协调“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高校,依托国家职业教育助推城镇化改革试验区、兰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平台,在我省设立“中德中心”“海外研修基地”,支持职业教育“走出去、走进去、走上去”,提升国际化水平。鼓励支持各高校利用省部(局)共建、对口支援和省校合作等平台,加强同国内外一流高校之间的合作交流,把质量高、符合需要的资源“引进来”,增强我省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依托文博会,支持办好“一带一路”高校联盟相关活动,提升“一带一路”高校联盟等平台的品牌效应。各地各校要组织实施好孔子学院、岐黄中医学院及中小学“百校结好”等项目,全面提升提升我省教育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和塑造力。

四项任务,教师队伍建设要取得实质性成效

要强化师德师风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第一标准”,就是学术水平再高、教学能力再强,师德师风不好,也不能算合格老师。对教师提高标准、严要求,是天经地义的。去年,个别教师言行失范、打骂体罚学生,导致师德方面舆情高居不下,严重损害了教师队伍形象。此类事件,要坚决杜绝。各地各校在教师资格准入、招聘考核、职称评聘、推优评先、表彰奖励等一切环节,都要突出师德,严格执行师德“一票否决”。要严格执行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完善师德师风考核长效机制,健全教师绩效考核、在岗评价和淘汰机制,确保教师爱岗敬业、道德高尚。今年,我省要出台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实施细则,将进一步加强监督查处力度。

要深化教师队伍管理改革。我省农村小规模学校、公办幼儿园和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缺口还很大,高校人才外流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扭转,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比例普遍低于60%。这些难题,需要采取超常规办法解决。要创新完善教师编制和岗位管理,坚持省级统筹、市域调剂、以县为主原则,健全教师编制统筹配置和跨区域动态调整机制,推动建立单列教师编制管理制度,保证编制向偏远地区、薄弱学校尤其是乡村小规模学校倾斜。适度增加中高级教师岗位比例,优化中高职学校编制。建立健全吸引优秀人才从事教育的体制机制,破解高层次人才流失的难题。各地要加大编制统筹调剂力度,在实行学区(乡镇)内教师走教、交流轮岗的基础上,深入推进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改革,解决教师队伍结构性短缺问题。要探索建立“人才特区”和“经费特区”,化解学校教师选用和经费保障方面的障碍。

要有效提高教师待遇。今年,国务院将派督查组开展专项督查。各地各校要确保教师待遇不折不扣落实到位,确保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收入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要扩大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实施范围,提高补助标准。要继续实施好“教师周转宿舍建设”等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将乡村教师生活配套设施等建设纳入乡村振兴战略相关专项规划和部门工作方案,切实改善乡村教师工作生活条件。要按照唐仁健省长“五个自主”的要求,扩大高校在收入分配上的自主权,建立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收入分配机制。

第五,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上要有新作为

要推动提升党领导教育工作的水平。去年,省委成立了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林铎书记亲自担任组长,充分体现了省委对教育的高度重视。各市州、县市区党委也陆续成立了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教育领导体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要抓住、用好、用足这个机遇,深入调查研究、主动设置议题,主动汇报、积极争取,推动一些制约教育发展的深层次、老大难、掣肘性、瓶颈性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省上即将出台甘肃教育“2035发展纲要”和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各级教育部门要迅速行动,超前谋划推进区域教育整体性提高、高质量发展的具体方案,主动向党委政府汇报,促进党政主要负责同志熟悉教育、关心教育,保障教育优先发展。特别在经费保障、政策落实、教师编制、学校建设等方面,大家要硬着头皮、厚着脸皮去争取,推动转变有些地方“随意调整学校建设规划,随意更改教育用地,建商场建写字楼很快,建一所学校却难上加难”的局面。

纵深推进教育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全省教育系统要把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中之重,认真按照十三届省纪委第三次全会部署要求,以贯彻落实2019年教育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工作视频会议精神为主线,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迈进,确保教育系统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各级党组织要高度重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要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切实担负起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责任,履行好把关定向、抓好落实的责任,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在重大政治原则和大是大非问题上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教育部将2019年确定为教育系统“支部建设年”,各级各类学校要落实党组织和党的工作“两个全覆盖”任务,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各高校要深入实施“对标争先”建设计划,提升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质量,切实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学校教书育人的坚强战斗堡垒。

要持续加强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各级党组织要对标中央和省委要求,加强研判分析,深挖症结根源,强化责任落实、日常监督,完善监督体系,确保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有效落实。要严格落实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实施办法要求,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大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环境,促进教育事业改革发展。要主动接受省纪委驻厅纪检组和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督,落实党委(党组)书记与纪检组长(书记)定期沟通制度,不断提高监督执纪工作精准度。要在整治“四风”问题上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密切关注“四风”新动向,着力发现隐形变异的作风问题,特别要注意整治教育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严肃整治师生身边的不正之风和微腐败问题,加大通报曝光力度,持续释放越往后执纪越严的强烈信号。要提高“四种形态”运用水平,让教育系统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要在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上再聚焦再发力,查处要“严”,施策要“准”,攻坚要“恒”,坚持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坚持靶向治疗、精准惩治,严肃惩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不到位、“三重一大”决策机制落实不到位和教育经费、工程项目、物资采购、科研经费等领域的突出问题,针对发现的问题建章立制、堵塞漏洞,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始终保持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执着和韧劲,以优良的作风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各学校要把思想政治工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办学治校全过程。要把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教育广大学生听党话、跟党走,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师生头脑。要深化思政课程教学改革,着力推进精准思政,推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继续打好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和水平攻坚战,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通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要建好建强工作队伍,中央31号和省委21号文件对这项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各高校要严格按照规定,配齐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队伍。要在接地气提质量上下功夫,依托我省丰富的红色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深入开展“红色基因传承”“不忘初心跟党走”等教育实践活动,发挥好学校博物馆、校史馆等的作用,促进思政工作接地气、贴人心。

确保教育系统安全和谐稳定。安全是第一位的。学校安全工作事关广大师生生命健康、亿万家庭幸福安宁,事关教育系统和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各地各校要把安全稳定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推动形成安全管理风险防控体系完善、管理制度健全、预防措施有效、处置程序规范的工作格局,切实把校园建成最文明、最阳光、最和谐、最安全的地方。要通过新学期工作部署、督导检查、走访师生等途径,加大对重点场所、重点环节、重点部位隐患排查整治力度。要高度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未就业失业学生、长期厌学恋网学生、习惯上访人员等特殊群体的思想动态,面对面做好思想教育,一对一做好帮扶,让这一群体充分感受到学校的关心,尽早回归正常的学习生活状态,尤其要防范不良用心的人在这些群体上“做文章”。要完善重大安全事故通报机制,及时做好信息研判、议事协调、应急处置和善后恢复工作。要高度严防“校园贷”“电信诈骗”等黑恶势力对师生的侵害,要坚决杜绝“学生欺凌”事件。要加强与综治、公安等部门之间的联系,让社会各界各方面主动担责,为学校办学安全托底,让学校把更多精力放在提高育人水平和育人质量上。

同志们,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林铎书记强调指出,事业发展怎么样,决策成效怎么样,有没有扑下身子来抓落实是决定因素。唐仁健省长对各级领导干部提出了“四干”要求。我们开会作部署、定目标,是必要的程序,但最终目的是要把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怎么抓?我这里强调几点。

要用高政治站位抓落实。广大党员干部和教职员工要坚定不移用“四个意识”导航、用“四个自信”强基、用“两个维护”铸魂,切实把践行“四个意识”“两个维护”的过程转化为奋发进取、真抓实干的进程。关键是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不折不扣执行国家和省上关于教育工作的系列部署要求,确保政令畅通,有效落实。各位局长、各位校长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切实增强“八种本领”,做好“五个过硬”,让政策规定的事、会议部署的事,从字面落到地面,让说法变成做法,让承诺化成效果。

要用务实的作风抓落实。要深入开展“转变作风改善发展环境建设年”活动。省教育厅党组制定了“防范和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十八条要求”,要求厅机关各处室、各单位严格执行,全面提高各级干部的工作执行力和落实力,请大家监督。各级党组织要按照“不负责就问责、不担当就挪位”的原则,持续整治“庸懒散浮拖”等问题,该公开的公开,该处罚的处罚。各级教育部门要严格落实省政府“十不准”规定,切实提高工作效率。每一位领导干部都要认真反思自己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效果,都要努力改进自己的工作作风和方式方法。大家务必从细微处着手,细节决定成败,部署工作要考虑细节,开展工作要注重细节,坚持把小事做精,把大事做细。

要用奋进的状态抓落实。我们要以不甘服输的劲头、没有不能的胆识、不怕吃亏的心态,用奋进的状态落实唐仁健省长“四干”的要求。紧盯国家和省上重大决策部署,结合正在开展的各项工作,坚持在基础性、战略性工作上下功夫,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情,确保教育惠民政策和民生工程的延续性、持久性。今年,各地各校在完成规定动作的同时,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抓重点、求突破上,市州、县区要开展实施“局长突破项目”,各高校要开展实施“书记校长亮点工程”,做到工作部署各有高招,工作进展各有所得,大家都有“得意之作”。省教育厅将设立专项类、集体类项目,年底对各地各校突破性工作、亮点工作、安全工作进行评选表彰。

要用创新的理念抓落实。教育发展的速度越快,我们面临的瓶颈就越多。大家要不为问题所困、不被困难吓倒,用变革的新思维构筑精神高地,以跳起来摘桃子的勇气,破解难题。要站在世界地图、全国地图面前谋划工作,找到突破点。重点要聚焦薄弱环节、发展短板,聚焦掣肘性、“卡脖子”问题,坚持在关键处、要害处下功夫,积极探索有利于破解教育工作难题的新举措新办法,创造条件、推动落实,努力在有限的时间、用有限的资金、解决无限的问题、完成更高的目标。要抓住国家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发展的良好机遇,用足用活国家和省上支持教育发展的系列重大政策集群,精心谋划各类工作,科学合理设计实施方案,创新性落实任务,干出既有甘肃特色、又有典型示范作用的实绩。

要用考核的办法抓落实。今年要把贯彻落实重大决策部署的成效作为目标责任考核的重点,列入干部考核指标,列入市州政府教育工作目标责任考核评估指标。各地各校要对照省委、省政府年度重点工作安排,对照2019年全省教育工作计划,分层次、分阶段编制落实方案,形成推进落实的时间表和路线图。要建立工作台账,完善督查和考核机制,把任务分解压实到具体部门和责任人,强化督查督办,销号落实。既要督任务、督进度、督成效,又要查认识、查责任、查作风,做到“工作推进到哪里,督查跟进到哪里”。各级领导干部要以“钉钉子”精神,推进工作落实一环扣一环,一步跟一步,确保工作按时完成、高质量完成。

同志们,美好的事业,底色是实干。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以更加高昂的工作热情、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尽锐出战、真抓实干,展现新作为、干出新业绩,为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来源:甘肃省教育厅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