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里的肺结核疫情,怎么防

作者:lanke 时间:2020-10-22 13:17:44 点击:16843

很多时候,人们都以为它已经消失了。

它已和人类纠缠数万年。考古学家曾在古埃及木乃伊里发现过它的痕迹。肖邦、契诃夫、卡夫卡、鲁迅、萧红都被它夺去生命。为了对付它,细菌学家花费13年研制疫苗。如今,这款疫苗是中国新生婴儿的“出生后第一针”。

它是一种叫结核分枝杆菌的古老病原体,简称结核杆菌。在不少人的印象里,它已经被有效控制。但事实上,它带来的结核病仍然是全世界十大死因之一。2017年,全球有1000万人患有结核病,其中,估计有100万名儿童。

近日,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发生的校园肺结核疫情,又把它带回公众视野。2020年10月14日,该校发布情况说明称,最近一年,陆续发现在校学生肺结核病例22例。近期,该校对师生进行筛查后,发现43名学生胸部CT影像异常。

同一天,世界卫生组织发布《2020年全球结核病报告》。根据估算,2019年,中国新发结核病患者约83.3万人,全球排名第三,仅次于印度和印度尼西亚。

1

肺结核一度被叫做“穷病”,很难将它和年轻健康的学生联系在一起。事实上,校园也是肺结核的一个重点防控区域。

在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基础医学院教授高谦2020年3月发布的论文里,2017年,我国肺结核报告发病患者83万例,学生肺结核患者有4万多例,学生新发患者例数占全国4.87%。

高谦解释,从数据上看,校园不是肺结核的高发地,但学校发生结核病疫情影响面大,容易构成公共卫生事件引起社会重视,学生又是结核病防控的重点人群之一,因此,学校结核病防控是我国结核病防治工作的重中之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主任医师初乃惠解释,在过去,贫穷的患者往往营养不良,抵抗力下降,从而感染肺结核。但对于学生、年轻白领等青年患者,他们营养充足,却有熬夜、失眠等习惯。

初乃惠接触的肺结核病人,以高中及大学阶段的学生和五六十岁的中老年人居多。

她接诊过一个年轻的肺结核患者。这位患者确诊前和朋友泡在网吧里,连续几天熬夜打游戏,直至晕厥在网吧里。

2017年,原国家卫计委同教育部联合下发《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规范(2017版)》。一所学校在同一学期内发生10例及以上有流行病学关联的结核病病例,或出现结核病死亡病例时,学校所在地的县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根据现场调查和公共卫生风险评估结果,判断是否构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但是,从各个角度看,结核杆菌筛查并不容易。肺结核的主要检查项目有痰涂片和X光胸片检查,必要时可进行痰培养检查和药敏检查。根据中国疾控预防控制中心官网信息,目前,痰涂片结核菌检查是发现传染性肺结核病人的主要方法。痰中查出结核菌,就能确诊患了肺结核病。

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吴丽娟介绍,相比其他细菌,技术手段很难捕捉结核杆菌,它潜伏多年,在人体内慢慢生长。吴丽娟认为,部分医院诊断肺结核的能力较弱,广泛应用的痰涂片检查法敏感性低,只能筛查出约10%的患者。由于检测条件有限,一些外地患者被误诊为其他疾病,辗转较长时间才确诊肺结核。

出现22名学生确诊病例后,江苏师大一名老师告诉记者,至今他们未从学校处了解到确诊病例的具体情况,很难确定自己是否属于密接人群。这个老师不清楚学院感染人数、排查人数,就连未来教学模式是否转为线上也没有被告知。

该校科文学院院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学校虽然陆续收到了当地疾控部门的病例告知书,掌握确切病例数和病患情况,但按照相关规定,学校无权发布通报。”

由于结核病不易诊断,高谦认为,当一个学校出现肺结核病例的时候,公布有多少病例、其中多少是真正的确诊病人,多少是临床诊断病人,多少是疑似病人或在潜伏感染期的病人,很有必要。

诊断结核病有病原学确诊和临床诊断之分。在临床诊断上,患者体内没有发现结核杆菌,属“菌阴患者”。高谦认为,一般来说,临床诊断的菌阴结核病患者是处于早期还未排菌的状态。结核病的传染源,不是“菌阴患者”,而是在患者体内发现结核杆菌的“菌阳患者”,后者更需要公共卫生重点关注。

2

为宣传防控肺结核知识,一些相关讲座会不时出现在校园里。初乃惠就曾参加北京防痨协会组织的讲座,到北京的大学讲解结核病的相关知识。但是,她发现有学生对结核病讲座的热情度不高,不愿参加,“大家普遍认为这东西跟自己没关系”。为此,初乃惠不得不请辅导员多组织学生参与。

每年世界防治结核病日,许多医生在电台、电视、报纸上讲解结核病的知识。初乃惠收到的听众反馈,大多来自结核病人以及他们的家人、同事。

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分会副主任委员谭守勇记得,有个学校出现结核病例后,他跟着疾控部门去学校筛查。学校管理者询问医生的问题是,这会不会影响学校升学率?

2017年,湖南桃江四中暴发一场结核病聚集性疫情,记者在现场了解到,感染结核病的学生经历了少达3个月,多达半年时长的休学,一些学生复课后,被安排在专门用来做实验的科技楼,远离原来的教学楼,依然会担忧受到其他班级学生的“侧目而视”。

《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规范(2017版)》规定,菌阳肺结核患者和重症菌阴肺结核患者完成全疗程治疗后,学校凭复学诊断证明为其办理复学手续。

这给学业压力较重的青年患者带来压力。初乃惠遇到过一个正读高三的肺结核患者,担心休学会耽误高考,初乃惠安慰他,结核病治愈率很高,要先治病,“没有好的身体,即使考上大学,也没法上学”。

吴丽娟曾诊治过一个即将就业的毕业生,在入职体检时发现患上肺结核。相比起治病,这个年轻人更担心前途。

高谦曾发表论文,表示目前我国对结核病管理要求过于严格,尤其是面临高考压力的高三学生,确诊结核病后,学生压力变大。这可能会造成学校或学生家长怕休学影响学业,出现瞒报的情况。

他根据我国的规定推算,患病学生至少需要休学5个月,但目前我国诊断的学生病例绝大多数是菌阴患者,不存在传染性。

在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的结核病指南里,没有对于学生结核病患者的休学时间作明确规定,菌阳患者经过2-3周,菌阴患者5-7天治疗,经医生同意后就可以复学。

“消除患者的传染性与治愈患者是不同的概念。”高谦解释,治愈结核病患者需要数个月,包括细菌学检查(涂片或培养)结果转为阴性所需的数周时间,而消除患者的传染性只需近2周。他建议,患病学生消除传染性后,理应复学。

谭守勇发现,学生患上肺结核后,有巨大的心理落差,容易沉默寡言,情绪低落,担心受到歧视,从而易怒、急躁。即使复学后,“我们也不能单纯说这个病人已经好了,可以复学了(就行了)。怎样管理,包括复发、心理辅导,都很重要。”

他举例,一个因病休学留级一年的同学,回校后原班级已经换了一拨儿新同学,新同学议论他过往的病历,加剧这个男孩内向孤独的性格,以至于放弃学业,经常去喝酒。也有一些学生因为复学感觉功课落下太多,埋头苦读,反而容易复发。

谭守勇认为,学校老师需要学习结核病的知识,向学生宣传结核病防治知识,并减少患病的学生与其他学生的心理隔阂,确保不产生歧视的心理。

从结核病的大环境看,社会对结核病人的歧视依然存在。高谦举例,有工作的雇员不愿被雇主知晓病情,以防被辞退;学生患者也存在相似的情况。他呼吁,社会应对结核病人有更多的理解和同情,校园暴发结核病疫情时,找到菌阳患者并及时治疗,避免引起恐慌。(来源:中国青年报   见习记者 魏晞 记者 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