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催生教育管理新思考

作者:lanke 时间:2020-05-05 08:56:00 点击:18439

新冠疫情的突然暴发,给各地教育带来了诸多挑战。虽然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线上教学蓬勃开展,复课复学有序推进,教育人向社会递交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但区域教育不能止步于此,需要认真反思在应对疫情期间学校教育暴露出来的短板,提前做出谋划和布局。

五育并举培养人

提升师生文化判断力

疫情期间,原本的学习节奏被打乱。学生长时间宅在家中,有的整天沉浸在手机和游戏之中,有的看着疫情扩散内心充满惶恐和无助,有的和父母发生了不少冲突……这些现象的背后,折射出当下学校教育的短板,需要从区域教育管理的角度整体思考、系统推进。

一是要着力扭转长期以来以升学为唯一目的的“指挥棒”。要增加提升学生科学素养和人文情怀的课程内容,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注重知识学习和现实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来分析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发展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二是要将提升师生的文化判断力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疫情之下,师生们面临着多重文化判断和选择难题:比如说,有关病毒的前世今生,各种说法鱼龙混杂,如何在其中做出正确的判断?疫情防控,也有很多不同的选择,如何不轻信不盲从,从科学的角度加以判断?在面对国际社会疫情防控的复杂局面时,如何明辨是非……这些问题时时刻刻在影响着学生,亟须通过课程建设,提升师生的文化判断力,引导他们做文化信息的主人。

三是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主要包括:组织学习活动的能力,如自主确定学习任务、制订学习计划、选择合理的学习方法和学会自我考核学习效果等;整合资源的能力,如通过各种途径查找资料、抓住相关资料的内在逻辑和核心、选择适当的方式开展实践研究、运用相关数据佐证自己的观点等;善于运用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力等认知能力要素;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以及恰当表达的能力。

四是要发挥榜样的力量,提升师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德心。公德心指的是心中有他人、心中有规则、心中有集体的公共意识,以及在这种公共意识的指导下所采取的行动。在重要的社会关系、重大的社会活动以及突发的重大事件中,最容易看出一个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公德心。像新冠疫情暴发时的最美逆行者、支援者,他们是全社会共同的榜样,也是课程建设的重要资源。

抓住变革的契机

大力推进教育现代化

这次疫情暴露出传统学校在信息化建设及迈向现代化中的诸多短板。线上教学的设施设备不能满足现实需求、教师线上授课准备不足、学生不太适应线上教学的方式方法、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欠佳……

在看到这一系列问题的同时,也要充分意识到,疫情将大大加快教育转型的步伐,或许我们已经处于教育变革的拐点。线上教学作为教育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将逐渐被各方所认可。区域教育管理者要审时度势,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进一步转变观念,促进人的现代化。今天的学校教育,依然延续的是工业革命时期的教育观念,把培养有一定素养的技术工人作为学校教育的主要目标。统一的课程、统一的管理、统一的教学时间和学习内容,是其最为鲜明的标志。但现实中,具备核心素养和个性特征的新一代人才,才能在社会建设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绝不是靠增添现代化的教育教学设备、增加对教育的投入就能实现。学校的教育工作者,包括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都需要经过一个艰难的转变过程。

二是要丰富学习方式,倡导个性化的学习。学习有多种方式,比如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一对多学习方式,以促进相互交流和讨论的互动式学习,以鼓励独立思考和反思的个别学习,以检验自己所学的知识是否真实有效的实践性学习等。当下学校的学习方式比较注重一对多的学习,对其他几种学习方式的重视程度明显偏弱,甚至完全忽视。要通过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给学生提供学习路径和学习方式的选择权,让个性化学习成为21世纪教育发展的新常态。

三是要提升教师信息化素养,促进学校设备更新换代。个性化的学习是建立在人工智能、自适应学习软件、虚拟现实技术和增强现实技术等前沿信息技术背景上的重大教育变革,是以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激发学生潜能为要旨的教育革新。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促进他们有效地将技术素养融入到学科教育和教学中来。同时要通过购买、租赁、第三方服务等多种方式,搭建促进个性化学习的平台,做好各项基础性保障工作。

四是要重构教育管理,促进学校形态的升级。教育现代化的推进和个性化学习的实施,必然会对当前的教育管理模式提出挑战。授课的时间和地点将不再确定不变,而是会出现时时能学、处处可学、人人皆学的终身学习新景象。这同时将促进教育管理的重构。学校很有可能转化为学习的中心,所要面对的不再是固定学段的孩子,而是所有希望学习的人群。混龄学习将成为普遍现象,学校的形态将发生根本性的转变。

构建现代学校制度

提高教育治理效能

这次疫情,暴露出学校和社会、学校和家庭在携手共建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和隐患,提醒区域教育管理者要着力构建政府依法管理、学校依法自主办学、社会依法共同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为实现区域教育现代化提供制度性保障。

一是要加强党对教育的领导,着力构建由党和政府主导的教育联席会议机制,整合发展改革、规划、城市建设与管理、人力资源、疾病防控、食品监督和卫生监督、妇女和儿童保障、教育督导等各个部门的力量,形成定期推动教育发展的制度,着力推进区域教育五年规划的设计和实施、重大改革项目的决策等,共同为教育现代化献计出力。

二是要积极探索法人治理结构的改革,鼓励学校构建由教育专家、社会贤达、家长代表、教师代表等共同参与的学校理事会,就学校的发展规划、年度发展重点等进行研讨和协商,改变过去由少数人来决定学校发展的状况,让全社会都来关心教育的口号真正落到实处。

三是要让教师在教育治理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当前,通过教代会、全体教师大会等方式,学校教师在学校重大问题的决策上拥有一定的表决权,在学术活动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总体来看还应有更大的空间。要让教师真正成为学校的主人,就需要给教师更多的权力,让他们承担更多的责任。像北京十一学校探索的让教师拥有预算的权力等,就极大地释放了教师的工作潜力,也使得教师的责任感倍增。

四是要促进家校共育走上新的台阶。要通过邀请家长做一日校长、做特聘教师等,帮助家长为学生开设课程;开展家校活动,促进家长和孩子的互动交流以及亲子关系的和谐;建立健全班级、年级和学校三级家委会,促进学校和家长的良性互动与相互支持。着力构建更加和谐的家校关系,形成家校共育的教育新局面。

(作者系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副院长)

来源:《中国教育报》2020年05月05日第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