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教材这一思政教育“地图”

作者:lanke 时间:2019-10-30 11:42:20 点击:15937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不仅在经济社会发展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教育方面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就基础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教材建设而言,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进展:

首先,教材的编写与使用紧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党的理论创新的步伐而开展。党和国家在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上的进展与突破,都在思想政治教育教材和课程中得到及时体现,如将重点讲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纳入普通高中新教材中。其次,为应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和社会治理现代化需要,坚持立德树人根本要求,加强公德意识、法治意识和规则意识教育,义务教育阶段将品德课教材改为《道德与法治》与之相适应。第三,为应对社会发展带来的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变化形势,突出价值观引导任务,即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与教育。第四,在全球化和世界文化相互激荡背景下,强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工作,教育更加凸显国家认同和文化认同。第五,面对科学技术的革命性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到来,教材建设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的原则,强化了创新思维和能力培养的引导。第六,教材有效改变了过去不分年龄和身心发展阶段差异的政治教育话语模式,减少了单纯宏大概念叙事,试图把主流社会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和价值观与儿童成长过程结合起来,把思想政治和品德要求同儿童生活特点、儿童视角结合起来。第七,强化了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性要求,不仅提出核心素养的概念,而且提出思想政治要更多地参与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和行为养成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养。最后,教材从以教师的“教”为中心转向了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呈现形式也愈加丰富多彩。

在肯定教材建设成就的同时,也必须意识到曾经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为:个别教材不同程度地存在“去革命”“去红色”现象;存在某种历史虚无主义,缺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传承,反而渲染中国封建传统,渲染中国没有法治、科学意识,缺乏独立人格等;存在一定的崇洋媚外的现象,如宣传国外的节日、人物等,甚至将国外的宗教活动当作文化来宣扬;存在某些西方个人主义、西方自由理念的渗透,甚至有些教材还涉及国家主权安全的问题,等等。

这些问题尽管是个别现象,但也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响。如今香港特别行政区发生的一些青少年被煽动参与暴乱的现象,也有教材和教育的问题。值得庆幸的是,这些问题近些年来在中国内地已经得到了清理和改正,教材建设势头正趋于好。

教材是教育的基本遵循,教育具有塑造未来的功能,因此,教材是规范教育的最主要的蓝图或遵循,必须体现国家意志。教材也是引导学生学习知识、传承文化与价值观的指南。只有正确的地图,才能让旅行者在旅途中走正确的道路,同样地,好的教材才能成为青少年人生道路上健康成长的引导地图。地图出现差错,就可能让人走错路;同样地,教材的差谬往往把一代人引向歧途。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中国需要培养认同自己的国家、认同自己文化的可靠接班人和合格建设者。中小学教材建设,尤其是与意识形态和文化传统密切相关的三科即思想政治、语文、历史教材建设,必须保持统一性和立场的根基性。如果各地各区各行其是,发展久了就有可能出现差异性压过统一性的情况,就不可能塑造出有共同理想、共同信念的可靠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合格建设者,甚至埋下更具颠覆性问题的种子。

实际上,世界各国均重视对青少年价值观和思想意识的培养。譬如,2015年,英国教育大臣尼基·摩根就曾表示,树立“核心英国价值观”是英国教育的“重中之重”;法国政府在2015年秋季开学前宣布启用新教学大纲,开设“道德与公民教育”,进一步加强学校中法国传统文化及历史教育,宣传和弘扬国家核心价值观;等等。

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这就要求作为管理者、引领者的校长,从学校抓起、从娃娃抓起,把下一代教育好、培养好。完成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首先就要编好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关键课程的思想政治课教材。

编好思想政治课教材,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与其他学科相比,编好思想政治课教材,更要破除教育中崇洋媚外的思想,扎根中国大地,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基于中国国情用独具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编写教材,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讲好中国的故事,讲好改革开放的故事,讲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讲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故事。

编好思想政治课教材,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融入教材叙事之中。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四个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编好思想政治课教材,要注重提升思政课教材的政治性、时代性、科学性、可读性。要做到立场坚定、观点鲜明、以立为本,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把尺子衡量教材中涉及意识形态素材的是非曲直;要适应新形势新条件新任务,加强内容素材创新、话语方式创新、方法手段创新;要学会讲故事,做到润物无声;要做到大中小各学段的上下衔接、各学科的横向互补与配合。

教材无小事,它关乎着青少年精神世界的塑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错综复杂、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必须从战略高度思考教育问题和教材问题进而培养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以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材研究院/天行教育哲学研究院院长,本文根据他在2019中国教育报校长大会上的发言整理而成,有改动)

作者:韩震

来源:《中国教育报》2019年10月30日第5版 版名:校长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