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颁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启动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一批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等职业学校和骨干专业(群)。这一“双高计划”引起了职业教育界的广泛关注,成为当前高职教育改革发展中的一个热点问题。但是,对于如何形成“中国特色”、怎样建设“高水平”,许多高职院校还没有树立起新的发展理念,仍然沿用“争项目、争资源、争投入”的传统思路,严重影响着这一计划的实施。
“双高计划”在指导思想、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和保障措施上都具有新时代的特征,是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背景充分融合的,需要解决新时代的新矛盾,明显不同于示范校、骨干校的建设思路。从《实施方案》的总体要求和高职院校改革发展的实际需要来看,“特高校”至少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一是创新发展。
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高职院校,是一项古今中外未曾有过的伟大事业,需要提供中国方案、展示中国形象、作出中国贡献。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的根本动力来自于自主创新,领跑者没有可模仿的范例。创新驱动的实质就是人才驱动,只有将人才作为第一资源,创新才能成为第一动力。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职院校,首先应该是创新型学校、学习型学校。只有依靠创新驱动,高水平高职院校才能获得业界认可,而不是仅仅作为一个不堪一击的花瓶。高水平建设拒绝一切形式主义行为,依靠新名词偷换概念、利用新技术装点门面,都是低水平的典型特征。建设过程中,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是必要的,但决不是简单地照抄照搬,一味地崇洋媚外、低级的猎奇心理都是与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格格不入的。
二是融合发展。
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必须要靠校企共建,单靠学校自身不可能实现中国特色、达到世界水平。也就是说,“中国特色、世界水平”所针对的是校企两个方面,高职院校服务的产业应该是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合作的企业应该是正在转型或者已经转型的现代企业。建设“特高校”的主体,应该是创新型高职院校与创新型企业的组合。两个建设主体之间需要构成一种相生相伴的关系,实现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改革、同步发展,就像量子纠缠一样,一方的行动必然会伴随着另一方的行动。职教集团化办学、现代学徒制都是产教融合的具体实现形式。
三是均衡发展。
达到一流水平,需要综合实力。一时的成功,片面的发展,不是高水平的标志。高水平高职院校需要依靠高水平的专业、高水平的课程、高水平的教师、高水平的管理、高水平的成果来支撑,任何一个方面的缺失,都可能导致前功尽弃。从整体上看,我国的高职院校还处于一种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的状态,专业结构“大而全、小而全”,师资队伍水平良莠不齐,教学与管理相互分离,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浮于表面,都是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特高校”建设应该突破示范校建设中采用的以课程改革为核心的思路,将专业结构、专业水平和教师结构、教学水平作为两个关键要素,将学校管理文化作为发展的“慢变量”,重点解决深层次的突出问题。高职院校的均衡发展应该是全局中的均衡,需要有破有立,必须淘汰一批不符合转型发展需要的专业、改造一批不符合科技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的课程、提升一批不符合创新发展要求的教师,才能弥补发展中的“短板”。
四是充分发展。
改革需要的是久久为功,一张蓝图绘到底,而不是浅尝辄止、似是而非。高职教育的对象有部分是农村和城市低收入家庭的子女,这些人群同样需要高水平的优质教育。“双高”就是在提供优质教育上树立一个样板,率先实现标准化和现代化。从当前的改革发展现状来看,新的发展理念已经建立起来,但需要更加全面;各项改革举措已经付诸行动,但需要不断深化;一些培养模式已经形成,但不够成熟;一些教学成果已经出现,但需要继续完善。当然,充分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必须戒骄戒躁,树立功成不必在我的思想。充分发展与均衡发展是相辅相成的,整体的充分发展一定是各个局部和环节的均衡发展,整体的均衡发展也一定是各个专业、每名师生的充分发展。
五是个性化发展。
传统的发展模式具有“大水漫灌”“千人一灶”的特征,过于强调“规定动作”,评价标准整齐划一,建设成果缺乏差异性。高水平成果的获得,既包含必不可少的必然因素,也包含千丝万缕的偶然因素。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职院校,必然是中国底色与学校画色的浑然天成之作,每所学校都应该具有鲜明的个性。实现个性化发展,关键是将国家战略与学校战略高度协调、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合理组合、产业研究与教学研究充分融合,在遵循高职教育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搞改革,在借鉴一切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求创新。新加坡、瑞士都是在借鉴德国经验的基础上,加入了本国“小”的特征;我国的“双高”建设,则需要在借鉴别国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充分体现中国“大”的特征。就高职院校而言,东西南北基础不同,服务的产业特征各异,需要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只有高度个性化的高职院校,才会产生广泛的国际影响。能否找到中国特色与学校特色的结合点,是“双高计划”可否取得成功的重要判据。
来源:《中国教育报》2019年05月14日第11版 版名:职教周刊·教改探索
下一篇:“职教出海”,各显神通
学院官微
学院官网
党建思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