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导向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作者:admin 时间:2018-08-13 18:30:32 点击:7860

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笔谈

    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当前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对新形势下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扩大就业创业、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去年年底,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在《意见》的指导下,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积极响应,面向产业和区域发展需求,立足学校特色,构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探索建立需求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升人力资源质量,为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汇聚发展新动能提供有力支撑。

以融合助推地方高校变道超车

温州大学校长 李校堃

    由于对自身定位认识不清,近年来地方高校在办学过程中陷入了发展困局,造成了办学资源短缺、城市竞争力普遍偏弱、国际化程度偏低、自身特色不明显等问题。深化产教融合,实现差异化发展,是地方高校在新一轮高校改革浪潮中实现变道超车的根本之道,也是激活高校竞争态势的关键。

    近年来,温州大学对接国家战略,结合区域产业和文化特点,对产教融合做了颇具特色的探索。

    加强顶层设计,协同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围绕“应用型转型”主题,温州大学在全校开展大讨论,就学校怎么发展、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怎么培养人达成共识,解决了学校向应用型转型的思想问题。在顶层制度设计上,紧紧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产业结构、应用技术水平及可持续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完善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机制,积极促成学校与政府、学院与行业、教师与企业“三对接”,建立起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分类分层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并形成“工程教育”“创业教育”“教师教育”等办学特色。

    协同开放办学,打造国际国内两个产教融合平台。在国内,打造产教融合集团,建立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的共享组织,构建学生、教师与企业生产、研发零距离对接的教学培养机制,对接区域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发展需求,与政府共建智库。国际上,联合世界温州人商会,依托在世界各地经商创业的200多万温州人的产业布局,共建产学融城研究院,吸引温商千亿基金,为世界温州人产业提供人才支撑。对接教育部“一带一路”教育行动,每年招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近400人,吸引留学生融入创新创业,打造“国际创客小镇”。学校已与18个国家和地区的75所院校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与美国肯恩大学成功合作创办温州肯恩大学,与泰国东方大学合作举办孔子学院,创办温州大学意大利分校。

    “内线”对接城市发展需要,项目制推进产教融合。学校主动策应地方发展需求,充分发挥师范教育优势,积极筹建基础教育集团,服务温州基础教育发展,培养了温州区域72.2%的校长、53.1%的特级教师和55.2%的教学名师。强化与县市联动,与温州乐清市共同打造生命健康产业园;与浙南科技城共同打造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导的产业集群;与生态园管委会共同打造集文化、旅游、生态、科研、金融于一体的三垟湿地生态开发示范基地。与地方企业尤其是龙头企业深度捆绑。与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瑞立集团有限公司等知名龙头企业签订协议,在实践基地建设、人才培养、企业培训、科技研发等方面开展合作。

    “外线”以国际化办学为抓手,多形式推进“国际化+产教融合”战略。依托意大利分校,与意大利中意学校共同举办“温州大学意大利分校那不勒斯实验幼儿园”和“温州大学教师教育实践基地(那不勒斯地区)”,逐步打造一条“教育集团+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的教育链。依托温州完善的产业链,鼓励和指导留学生在温州创业,毕业后把温州的优势技术和产能带回国,充分融入温州人的全球产业布局。联合发达国家高校或研究所共建研究基地、联合培养博士生,在应用型领域的合作取得可观成绩,如建设了激光加工机器人示范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与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联合研制出热腐蚀环境下金属零部件的陶瓷防护涂层,制备具有耐高温、耐腐蚀、耐冲刷和良好结合强度的涂层系统;在与Driker Design Inc公司合作的基础上,提出研制CORT精密减速器传动性能的综合测试系统,获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课题资助,目前已进入产业应用。

    按需设置专业群,实现产教融合与学科建设共发展。学校形成了智能制造、生物制药、先进材料与智慧建造4个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专业集群,并建立了由地方、行业、用人单位共同参与的专业(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全过程、全方位参与专业群建设与课程教学活动。在每个集群中,一方面,通过国家卓越工程师计划试点专业、省级优势专业、特色专业和校级扶持专业等重点专业建设工作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形成2至3个示范专业来引领集群内所有专业建设,整体提升工程教育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水平;另一方面,主动对接区域产业集群,实现区域行业转型升级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互动,促进产业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高校人才资源转化为产业创新发展资源。

    学科专业群建设是产教融合的源头,在今后的发展中,温州大学将进一步突出学科专业群建设的地位,大力开展“新工科”“新文科”“教师教育精英工程”三大工程建设,构建学科专业“新结构”,实施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新模式”,通过应用型学科建设引领温州产业经济发展新态势。构建产业、专业、创业“三业融合”的生态体系,是深化产教融合的内在追求,温州大学将进一步完善融入产业需求和创业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增加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引领内外共生的创业文化发展,为“产业、专业、创业”集成融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生态体系营造“软环境”。

合作育人提升对经济发展贡献度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院长 李洪渠

    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当前推进人才和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推进高职教育的创新发展,必须以深化产教融合为着力点,完善校企协同、合作育人的机制,形成高职教育和区域产业统筹融合、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提升高职教育对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贡献度。

    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深化产教协同育人。现代学徒制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实现形式,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推进服装设计、酒店管理、电子商务等专业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建立招生招工一体化制度,建设专兼结合的“双导师”团队,完善柔性化教学管理制度体系,真正实现校企一体化育人。

    推进集团化办学,促进教育链与产业链相融合。区域和行业骨干企业、高职院校、科研机构、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共同组建产教融合集团(联盟),育人与服务企业并重,从而达到双赢或多赢的目的。学院2005年在全国率先组建了湖北电子信息、湖北现代制造、湖北旅游3个职教集团以及生物技术校企合作联盟,建立健全理事会会议制度、信息沟通制度、资源共享成本补偿制度、成员年度考核制度、成员加盟与退出制度等,推进产教密切互动。

    探索混合所有制办学,让企业深度参与高职人才培养。混合所有制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走向深入的重要表现形式。学院2015年与都市丽人公司共建了湖北省第一个混合所有制学院——“都市丽人服装学院”,校企强强联手,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实习就业、职业培训、科技研发等领域开展全方位、深层次的合作。

    技能大师进校园,加强产教融合师资队伍建设。2016年学院成立了一个以80后校友、武汉市技能大师、长动集团高级技师朱卫峰命名的工匠工作室,投入120万元,配备8名全职教师,同时在青年教师里选出3人与朱卫峰结成师徒对子,发挥技能大师在名师带徒、技术传授、技术推广等方面的领军作用。此外,学院近年来还实施了“教师服务企业计划”,每个专业至少年均为企业提供一项技术改造或服务,以此倒逼教师队伍建设和技术服务水平提升。

    科学设置专业,健全专业设置随产业动态调整机制。近年来,学院不断根据区域发展规划和产业转型升级需要优化专业结构——加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生物医药、绿色低碳产业相关专业设置与建设,壮大生产性服务业相关专业,加强旅游、现代物流、电子商务、文化创意产业相关专业建设。

    校企共建实训研发平台,实现校企深度融合发展。实训基地建设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国家和地方高度重视职业院校实训基地建设,职业院校的实训条件有了根本改善。但职业院校还要想办法吸引企业将最新的技术设备带到学校用于教学,以保证教学设备与生产性设备在技术上保持同步。中兴通讯近年来与职业院校合作,在全国建设了20多个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向学校捐赠生产性设备,企业技术人员与职业院校教师共同组建混编团队,共同开展技术研发,为中下游企业提供技术服务,为职业院校学生和企业员工进行教学培训。

突出行业优势服务产业升级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院长 丁金昌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对深化产教融合做了全局性的系统设计,提出了整体性的实施方案和推进路径,从宏观层面上对如何推进产教融合进行了统筹规划,进一步厘清了深化产教融合的逻辑体系,并从产业界和教育界两个不同的视角提出了跨界的实施方案,丰富了产教融合的内涵和外延。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先后隶属于浙江省机械工业厅和省机电集团,具备天然的行业优势,形成了鲜明的行业办学特色。2016年,依托浙江省机电集团,浙江省职教集团正式成立。作为集团的核心成员,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充分利用集团内各研究院、高新企业等资源,打造产学研合作平台,完善企校互通师资队伍建设长效机制,促进教育链与产业链的深度对接与融合,满足了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

    当前,产业转型升级日新月异,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发生变化。高职院校应及时根据产业发展动态及市场需求,从招生、就业和专业自身发展三个维度来进行专业的整合和梳理。从2015年起,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围绕“智能制造”,从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构建等多方面入手,实施“双层次多方向”人才培养模式。在每个专业均开设新技术、传统优势技术、特色技能、机电背景复合型等专业方向,同时重构“专业基础+专业分向+岗位核心能力”课程体系,丰富课程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多样化学习选择。

    现代学徒制正逐渐成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创新点,同时被视为推动校企深度融合的新举措。作为首批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在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专业进行试点,创新招生招工制度、人才培养模式、教学管理制度、考核评价标准等,完善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探索出了人才培养新路径。

    实训基地是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关系到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和职业素养的培养。从2016年起,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与德国FESTO、SAP等公司共建“浙江智造”省级实训基地。基地围绕“工业4.0”发展方向,建设了1个智能工厂、5个技术促进中心,进一步突出专业核心能力和新技术应用与培养,为智能制造培养合格人才。学院立项了“十三五”产教融合发展工程项目——“智能制造及轨道交通实训基地”,成为浙江省获得立项的3所高职院校之一。实训基地接轨“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填补了浙江省在智能制造及轨道交通实训基地上的空白。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立足行业办学和区位优势,积极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开展协同创新。面向智能制造、绿色制造、高端装备创新等主导产业和新兴战略性产业,组织和扶持科研力量开展技术应用性研发,发挥在技术服务、技术开发和咨询服务等方面的作用。同时,学院与周边地区进一步加强产学合作,推进教师技术服务与技术成果转让,带动中小微企业联合解决企业技术难题,提升合作水平,促进共同发展。

走应用型之路构建发展新生态

枣庄学院副院长 李进京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为应用型高校发展指明了方向。应用型大学建设是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如何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构建应用型课程体系,如何进行教学质量监控,如何进行办学成效评估,如何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等方面,都需要在落实《意见》的过程中、在办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思考和加以解决。

    枣庄学院主动对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坚持“地方性、应用型、有特色”的发展定位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发展思路,坚定不移地走应用型大学建设之路,积极构建“新生态、新大学”的发展格局,学校的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

    “借水养鱼”,积极搭建产教融合平台。枣庄学院积极参与“中兴通讯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数据中国百校工程”“凤凰教育高校数字媒体产教融合创新应用示范基地”“绿色中国双百计划”“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等产教融合促进计划。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专业方向达到23个,占学校本科专业总数的33%,构建了理、工、文完备的产教融合平台。

    打造应用型专业集群,为深化产教融合构建专业基础。枣庄学院优化调整专业结构,在专业建设方面实施“大舰战略”,加快建设有竞争力的应用型学科专业集群。学校撤销停招部分社会需求量小的专业,新增社会需求量大的应用型专业,比如2016年新增酒店管理、通信工程、网络与新媒体等专业,2017年新增物联网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食品质量与安全等专业。停招9个专业,撤销2个专业,应用型专业占比达到87.3%。学校把2017年确定为“应用型专业集群建设年”,立项建设6个校级应用型专业集群,每个立项专业每年投入100万元,一个建设周期总计投入400万元。除了体育学院的专业外,学校所有专业全部纳入应用型专业群建设中。“十三五”期间应用型专业群建设每年投入的经费达到1500万元,实现专业链与产业链、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与生产过程的对接。

    促进产教融合进课堂,提升学生就业力。产教融合的效果最终要落脚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对人才培养具有决定性作用。枣庄学院于2016年11月首次开展课堂教学开放周活动,活动周期间各学院对外开放全部课程,全校教师、社会人员和家长在开放周期间可随时到任何教室听课。教学开放周期间,教师院内听评课1135次,院部之间听评课632次,每位专任教师至少观摩一节跨专业或跨学院课程。学校鼓励教师积极投入到教育教学改革中,加大教学项目的奖励力度,学校近3年每年都有4名青年教师获山东省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

    紧密对接区域社会需要,提高服务地方水平。枣庄学院把服务山东特别是枣庄经济社会发展作为重要办学目标。根据枣庄市改造升级8个传统产业、培育发展6个新兴产业和5个服务产业的战略布局,枣庄学院五大产教融合创新基地紧密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接,提升服务社会的能力。“中兴通讯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对接新信息产业,“数据中国百校工程”对接枣庄市大数据中心与互联网小镇,“凤凰教育高校数字媒体产教融合创新应用示范基地”对接数字媒体和文化创意产业,“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对接装备制造产业,“科学工作能力提升计划”对接五大服务业。枣庄学院积极推进产学研结合,先后成立了鲁南煤化工工程技术研究院、山东省“微纳技术院士专家工作站”、资源城市转型与发展研究院、墨子研究院、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中心等十几个省级和市级应用研究和创新平台。成立了“枣庄发展研究院”,汇聚学校和企事业单位的智力资源,围绕市委、市政府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决策和区市、企业面临的重大问题,开展前瞻性、针对性和操作性研究,为政府和企业决策提供理论支持,当好“思想库”“试验田”和“融合剂”,努力打造枣庄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智囊”。

    协同开放办学,构建“应用型+国际化”办学格局。枣庄学院积极推进立足国际视野的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不断扩展应用型大学的建设空间。学校成为中美应用技术教育“双百计划”全国首批14所试点院校之一,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土木工程三个专业进入“双百计划”,按照美国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由外籍教师直接授课,推动学校国际化应用型大学建设。2017年3月,枣庄学院与南非中国文化和国际教育交流中心签署长期合作协议,南非中心每年派出具备大专学历的50至100名学习者来校学习或培训。目前,学校已先后与境外28所高校建立了友好校际关系,有序开展学分互认交换生、长短期语言培训等项目。

校企合作增强中职发展动力

上海石化工业学校校长 高炬

    当前,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催生了产业的转型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着产业的能级提升,这就要求职业教育及时把握区域产业经济发展趋势和特点,优化配置教育资源,合理确定并动态调整专业设置,这一切都必须通过密切与行业、企业的合作,实施产教融合才能实现,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也为职业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发展动力。

上海石化工业学校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主线,不断拓展合作深度与广度,引领学校的建设与发展。本世纪初,学校与德国拜耳公司签订了为期10年的合作办学协议,由此走上了校企合作培养技能型人才之路。10多年来,学校先后与200多家国内外

知名企业开展校企合作人才培养,通过校企“八共”,即共建对话机制、共组企业冠名班、共筑实训基地、共育教学团队、共培企业员工、共谋专业发展、共办技能大赛、共设奖励基金等,走出了一条特色发展之路。

    学校组建由合作企业共同参与的办学指导委员会,定期就办学方向、专业发展、人才培养等进行研讨,为学校发展“把脉”;各专业与企业生产部门联合建立教学指导委员会,从专业层面开展交流探讨,引导专业建设;专业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对接,了解生产过程和岗位技能要求,指导课程教学。学校与企业共同组建企业冠名班,针对企业用人需求,实施“订单”培养,实现了学校教学与企业岗位培训的无缝对接。学校与企业共建校内实训基地,不仅引进企业先进的实训装备,更重要的是吸取企业先进的实训教学理念和管理规范以及安全环保意识,对提升实训装备能级、强化实训教学与管理水平起到了推动作用。校企还共育教学团队,不仅提高了教师的实践能力,而且使学生更加准确地把握了企业对技能人才的素质要求,为实施教育教学改革奠定了基础。通过校企合作,学校先后为拜耳、巴斯夫等几十家合作企业培训员工,培训内容涵盖岗位技能、健康安全环保以及团队协作等。

    学校把握产业转型升级,企业生产技术趋向智能化、岗位趋向综合化对员工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提出的更高要求,邀请行业、企业以及职教专家共同参与专业改革,加速专业转型发展。比如化学工艺专业,由于区域内国际化工企业众多,需要一批能与发达国家接轨的高技能人才,针对这一需求,学校以德国联邦法令对化工操作员的规定要求为蓝本,结合我国特点,开发了“上海市具有国际水平化学工艺专业教学标准”及8门核心课程、4门选修课程,并在拜耳、巴斯夫冠名班实施。结合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对人才国际化的要求,学校与德国工商大会海外商会(AHK)签订协议,引进德国AHK国际资格证书,在机电、化工专业中开展AHK课程的本土化培训。这一系列专业建设的举措,为学校专业转型升级打开了上升通道,提升了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信息来源: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