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严惩河南考卷“掉包”闹剧中的说谎者

作者:admin 时间:2018-08-13 18:16:28 点击:6588

河南考卷“掉包”闹剧终于落幕,河南监察委经过认真调查,否定了掉包之说,还河南考试院清白的同时,监察委的结论也证明,四个孩子与家长在这个问题中说了谎,是一次荒唐至极的捏造与抹黑。

这场闹剧结束了,但遗憾的是,说谎者,无论是四个考生还是家长,都安然无恙。说谎者虽然没有达到目的,但却也毫发无损。

这件事情本身并不复杂。无论是从逻辑动机还是所谓的依据——学生事后作文的笔迹,都清晰地指向掉包说子虚乌有。如果说一开始可能有考生说谎对父母造成误导,但在当地考试院进行了详细认真的调查并反馈后,家长仍然借助一些媒体平台,刻意隐瞒当地考试院提供的否定掉包之说的详细信息与证据,肆无忌惮地散布谎言,甚至杜撰捏造一些掉包情节,我们就有充分理由怀疑这些父母的动机了。自己与孩子的谎言激起了今年高考最大的舆情,难道就不怕承担最后的责任吗?

还真的不怕,因为他们相信自己不会承担什么责任。

在事件发酵过程中,有人就分析说,领头的这位来自检察院的家长深谙中国特殊国情:说谎是没有成本的,事情闹得越大,政府迫于舆论压力,其获利的可能性也就越大,但无论如何,即便最后被揭穿是在说谎作假,也不会有所损失。这个家长是算准了这一点,才和孩子一起死不认账的。

如果说谎没有成本,甚至百利而无一害,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会是什么结果?只会引起更多的效仿。明年河南还会有大约80万考生参加高考,今年只是4个说谎者,如果明年来上40个、400个效仿者,估计河南考试院与招办就没有办法正常进行工作了。

说谎没有成本,在现今中国是一个普遍社会现象。老人摔倒在地,帮扶的年轻人被讹诈,借助监控录像还了年轻人的清白,但说谎的老人却安然无恙。类似事件层出不穷,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说谎没有成本。没准赶上没有监控,就讹诈成功了,即便被证伪,脸皮厚点就过去了,甚至还会有宽容:老人嘛。我们也经常在电视上看到各种纠纷摩擦,往往撒谎的一方直到调出监控镜头才不做声了,却没有丝毫羞愧之心。

此次事件中,学生与家长恶意说谎背后反映的普遍社会意识让我感到不安。在事件不断发酵过程中,学生苏某面对记者,信誓旦旦否定撒谎。但在舆论不断发酵的过程中,我们就发现,苏某已经不是第一次作假了。这位中学生已经先后发表了涉及网络与天文两大领域的专业论文,并以此获得了部分高校自主招生的初审资格,只是在后期的审核环节被淘汰。而其论文,显然也涉嫌抄袭。苏某的父亲,在河南某地检察院从事反贪工作,面对其女论文涉嫌抄袭的质疑时,竟然大言不惭地辩解:天下文章一大抄。如此的反贪人员,实在令人担忧。他教养的子女,更为令人担忧。

高考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综合评价、多元录取,以改革惟分数论的不足,但这一改革的重要前提与基础就是诚信。不仅要求招生录取单位遵守诚信与规范,更需要考生与家长的诚信支撑,否则高考改革将寸步难行。

诚实,是现代法治社会的基础之一,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说谎并不是那么容易做到,但是因为有高昂的成本,让人们不敢说谎,在全世界莫不如此。尼克松当年被弹劾,其核心原因就是说谎。同样,当年克林顿在莱温斯基的事件中,因为说谎险些被弹劾,而最后未被弹劾,是因为他最终选择了坦诚承认了此事。记得一位旅居国外几十年的朋友,在谈到撒谎的后果时,他说:撒谎是重罪,不要说法律的惩罚,如果知道你撒谎,周围人的眼光都会杀死你的。

诚信教育对青少年至关重要。不诚信,说小了是对高考改革的制约与阻碍,说大了是对中华民族的未来不负责任。对说谎者没有惩戒,就是某种奖赏或怂恿,更是对其他诚实守信的考生与家长的不公平。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河南考卷掉包事件中的说谎者进行惩戒。

比如,对于上述几位说谎的考生,是否可以根据其行为严重程度不同,并依据高考的信用原则,给与具体处罚;涉嫌舞弊的,可直接取消今年与来年高考资格。对于带头的家长,可能在法律法规层面难以有具体惩处,但我们呼吁河南检察系统对于违纪的反贪人员给与必要的纪律处分。

所有的惩处目的只有一个:让孩子们从小就不能说谎,要让孩子明白,说谎的成本是非常大的,大到无以承受。

当然,我们更希望其他社会机构、司法机关,也能在说谎这个问题上强硬起来,严惩说谎者,这样才能真正建立起来一个诚信中国和法治中国。(信息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总编辑 陈志文)